[發明專利]一種電纜夾具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8426.8 | 申請日: | 2020-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5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來;陸新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華眾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1/00 | 分類號: | C22C21/00;C22C1/02;B22D17/14;B22D17/20;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夾具 生產工藝 | ||
1.一種電纜夾具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制備金屬液:將質量份數為20~30份的鋼塊、80~90份的鋁塊以及5~10份的鈦塊放置在熔煉爐內進行熔煉金屬液,同時鋁塊、鋼塊、鈦塊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放置,熔煉溫度為1600~1700℃,得到預備金屬液,在預備金屬液上均勻撒入造渣劑粉末,然后在轉速300~400r/min下攪拌25~30min,攪拌結束后進行扒渣處理,得到金屬液;
S2、壓鑄:將步驟S1中制得的金屬液壓射到專用的真空壓鑄模具內,壓鑄模具溫度為350℃~400℃,壓鑄壓力為80~90MPa,真空壓鑄模具內真空度為50KPa~60KPa,制得夾具鑄件;
S3、除去澆冒口:取出夾具鑄件,清理除去澆冒口和毛刺;
S4、拋丸:將制得的夾具鑄件放入拋丸機內進行拋丸處理,使制得的夾具鑄件的抗拉強度為210MPa~230Mpa,伸長率7.56%~7.9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電纜夾具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真空壓鑄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設有定模支撐塊(2)與動模支撐塊(3),所述定模支撐塊(2)上固定設有定模(4),所述動模支撐塊(3)上固定設有動模(5),所述動模(5)與定模(4)相向對應設置且動模(5)與定模(4)之間具有型腔(6),所述定模支撐塊(2)與動模支撐塊(3)之間的兩側位置設有驅動軸(7);
貫穿所述定模支撐塊(2)與定模(4)設有進液筒(8),所述進液筒(8)的進口端處設有壓頭(9),所述進液筒(8)的側壁上設有進液口(10),所述進液筒(8)的出口端與型腔(6)連通,所述動模(5)遠離進液筒(8)的一側設有真空通道(11),貫穿所述真空通道(11)的外側端連接有真空管(12),所述真空管(12)與型腔(6)連通,所述真空管(12)的另一端依次連接有真空閥(13)、負壓罐(14)以及真空泵(15),所述動模(5)遠離進液筒(8)的一側內壁上設有封堵組件(16),所述封堵組件(16)與真空通道(11)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液筒(8)靠近進液口(10)的后側位置嵌有第一紅外線感應開關(17),所述真空通道(11)的前沿位置嵌有第二紅外線感應開關(18),所述第一紅外線感應開關(17)與第二紅外線感應開關(18)與真空閥(13)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電纜夾具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通道(11)包括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與第三通道(113),所述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與第三通道(113)形成階梯狀結構,所述第一通道(111)的內徑大于第二通道(112)的內徑,所述第二通道(112)的內徑大于第三通道(113)的內徑,所述第一通道(111)靠近型腔(6)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提高型腔真空度的真空壓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組件(16)包括設置在第二通道(112)內的彈簧(161),所述彈簧(161)的一端延伸至型腔(6)內且彈簧(161)的該端固定連接有封盤(162),所述封盤(162)包括橫向部(1621)以及縱向部(1622),所述橫向部(1621)與縱向部(1622)形成T型狀結構,所述縱向部(1622)與彈簧(161)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縱向部(1622)的外徑與第二通道(112)的內徑一致,所述橫向部(1621)的外邊緣設有橡膠層(163),所述橡膠層(163)的外徑與第一通道(111)的內徑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提高型腔真空度的真空壓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161)上固定套設有擋板(164),所述擋板(164)置于第二通道(112)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提高型腔真空度的真空壓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164)至彈簧(161)連接第二通道(112)的一端的距離為a,所述擋板(164)至彈簧(161)連接封盤(162)的一端的距離為b,所述a的長度是b的長度的2-3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華眾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通華眾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842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