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硬盤電源狀態動態轉換實現節能的方法、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7992.7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31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付水論;程世超;王鵬;張敏;楊德曉;葉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225 | 分類號: | G06F1/3225;G06F1/32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劉雪萍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硬盤 電源 狀態 動態 轉換 實現 節能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硬盤電源狀態動態轉換實現節能的方法、系統,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定義硬盤工作電源狀態以及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對應的硬盤狀態參數存入工作電源狀態查詢表;通過下發電源狀態命令將硬盤設置為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和非工作電源狀態;獲取硬盤的性能指標和溫度指標并通過預設的性能控制目標、溫度控制目標控制硬盤工作電源狀態進行動態轉換。解決了如何既能滿足性能目標,又能盡可能降低功耗實現節能的控制機制,解決了因為將硬盤工作電源狀態設置在功率較高的狀態,造成硬盤溫度過高從而損壞硬盤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務器節能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過硬盤電源狀態動態轉換實現節能的方法、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硬盤性能的提高,功耗也隨之增加。在當前1U的服務器中,最多支持32個E1.SSSD。以當前主流的E1.S SSD的功耗為例,單個E1.S SSD的功耗為14W,32個E1.S SSD的總功耗為448W,該功耗已經超過了CPU的功耗。在實際的服務器系統中,當32個E1.S SSD完全插入的系統中,E1.S SSD的功耗不可能達到最大值,因為CPU由于其處理能力或PCIe帶寬限制而無法用力推動設備。E1.S SSD實際功率還跟其所參與的軟件業務相關,當服務器系統處理高性能、高并發的業務的時候,E1.S SSD會消耗更大功率。
現有的技術方案中,無論服務器系統對硬盤性能的需求是怎么樣的,硬盤始終工作在同一種的電源狀態下,即使當服務器系統對硬盤讀寫性能要求不需要這么高的時候,硬盤也處于這種功率高的電源狀態,從而造成系統無法根據實際使用的性能要求進行節能。
發明內容
針對無論服務器系統對硬盤性能的需求是怎么樣的,硬盤始終工作在同一種的電源狀態下,即使當服務器系統對硬盤讀寫性能要求不需要這么高的時候,硬盤也處于這種功率高的電源狀態,從而造成系統無法根據實際使用的性能要求進行節能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硬盤電源狀態動態轉換實現節能的方法、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方面,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通過硬盤電源狀態動態轉換實現節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定義硬盤工作電源狀態以及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對應的硬盤狀態參數存入工作電源狀態查詢表;
通過下發電源狀態命令將硬盤設置為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和非工作電源狀態;
獲取硬盤的性能指標和溫度指標并通過預設的性能控制目標、溫度控制目標控制硬盤工作電源狀態進行動態轉換。
優選地,硬盤狀態參數包括最大功率、進入狀態時間、退出狀態時間、相對讀通量、相對讀延時、相對寫通量、相對寫延時。
優選地,定義硬盤工作電源狀態以及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對應的硬盤狀態參數存入工作電源狀態查詢表的步驟包括:
定義硬盤工作電源狀態以及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對應的最大功率、進入狀態時間、退出狀態時間、相對讀通量、相對讀延時、相對寫通量、相對寫延時參數并存入工作電源狀態查詢表,其中,在工作電源狀態查詢表中硬盤工作電源狀態Sn,n的數值越大硬盤最大功耗越小讀寫性能越低。
優選地,通過下發電源狀態命令將硬盤設置為不同的工作電源狀態和非工作電源狀態的步驟中包括:
當動態設置硬盤的工作電源狀態時,硬盤在兩個工作電源狀態之間切換所需要的時間Ttransition=Texit0+Tentry1,并且提交一次硬盤工作電源狀態后,至少要等待Ttransition時間才能提交下一次硬盤工作電源狀態;
其中,Texit0表示當前狀態的退出狀態時間,Tentry1表示需要進入狀態的進入狀態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79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