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7091.8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6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洪立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和天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02 | 分類號: | C12M1/02;C12M1/04;C12M1/00;B01F13/02;B01F13/10;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 地址: | 3312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谷氨酸 用高溶氧 發酵 | ||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包括罐體,罐體的下表面右側設有氣泵,氣泵的上端連接微孔曝氣器,所述罐體的上表面中部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嚙合連接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固定連接主軸的上端,所述罐體的上部左側設有第二進料口,罐體的上部右側設有第一進料口,所述主軸的上部設有主動錐齒輪,主動錐齒輪嚙合連接從動錐齒輪。本發明適用于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首先通過分散桿將剛進入罐體內部的原料打散便于后續的混合,并且在攪拌的過程中,由于升降螺母上下移動,從而使得攪拌板在罐體內部的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
背景技術
聚谷氨酸(γ-PGA),又稱納豆菌膠、多聚谷氨酸,它是一種水溶性,生物降解,不含毒性,使用微生物發酵法制得的生物高分子。γ-PGA聚谷氨酸是一種有粘性的物質,在“納豆”——發酵豆中被首次發現。γ-PGA聚谷氨酸是一種特殊的陰離子自然聚合物,是以α-胺基(α-amino)和γ-羧基(γ-caboxyl)之間經酰胺鍵結(amide linkage)所構成的同型聚酰胺(homo-polyamide)γ-PGA的分子量從5萬到2百萬道爾頓不等。
從聚谷氨酸的發現至今僅有幾十年的歷史,聚谷氨酸的研究主要還是處于實驗室階段,主要包括對它性質研究,產生菌的改良和基因研究,發酵過程研究和提取提取純化過程研究,以及衍生物的生產和性質的研究。近幾年來,發展對環境友好材料和開發改善環境問題的產品成為一種產業上的趨勢,它也推動了聚谷氨酸產業化研究和探索的進程。
聚谷氨酸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發酵罐,此時操作便捷的發酵罐就可以極大的提高裝置的加工效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8308848U)公開了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頂部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電機、支撐架、聯軸器和密封蓋;所述電機通過支撐座固定于罐體頂部一側,所述聯軸器與電機固定連接,聯軸器下部設置有密封蓋;罐體外壁由上至下依次開設有入料口、進氣口、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料口;罐體內部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旋轉軸、支撐架和攪拌葉片;所述旋轉軸一端與支撐架連接,旋轉軸另一端通過密封蓋與聯軸器連接,旋轉軸外壁均布有四組攪拌葉片;罐體外部一側設置有鼓風機,罐體底部設置有多個,呈環狀分布的橡膠膜微孔曝氣器。但是該裝置對于原料的混合較差,因此需要對該裝置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聚谷氨酸用高溶氧發酵罐,包括罐體,罐體的下表面右側設有氣泵,氣泵的上端連接微孔曝氣器,所述罐體的上表面中部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一錐齒輪,第一錐齒輪嚙合連接第二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固定連接主軸的上端,所述罐體的上部左側設有第二進料口,罐體的上部右側設有第一進料口,所述主軸的上部設有主動錐齒輪,主動錐齒輪嚙合連接從動錐齒輪,從動錐齒輪固定連接轉軸的靠近主軸的一端,轉軸的遠離主軸的一端設有分散桿,所述主軸的上下兩側設有雙螺旋滑槽,主軸的中部設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側壁轉動連接第一支撐桿的靠近裝置中心的一端,第一支撐桿的遠離裝置中心的一端轉動連接攪拌板的端部,攪拌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第二支撐桿的遠離裝置中心的一端,第二支撐桿的靠近裝置中心的一端轉動連接升降螺母的側壁,升降螺母的中部螺紋連接雙螺旋滑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罐體的底部設有支撐腿,支撐腿的下端設有墊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罐體的左側下部設有卸料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罐體的右側上部設有壓力傳感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的中部均設有節流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和天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和天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70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