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柜員機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裝置及柜員機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5940.6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97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昊;黨娜;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7F19/00;H04W4/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儲倩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柜員機 修改 預留 手機號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柜員機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裝置及柜員機,該柜員機包括近場通信NFC模塊,該方法包括:柜員機基于NFC從用戶的終端中獲取第一手機號,該終端支持NFC功能,終端中插設的SIM卡對應第一手機號;顯示提示信息,用于詢問所述用戶是否修改預留的手機號為第一手機號;響應于用戶的修改確認,將該用戶的預留手機號更新為第一手機號。這樣,該方法通過在柜員機中集成NFC模塊,使得柜員機能夠讀取用戶終端內插設的SIM卡對應的手機號,從而,無需再通過人工柜臺或手機銀行進行復雜的操作和驗證過程,即可可靠、安全又便捷的實現修改預留手機號的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智能化體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柜員機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裝置及柜員機系統。
背景技術
用戶在銀行開戶時,銀行為了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服務,通常會要求用戶預留自己的一個手機號碼作為銀行預留手機號。該預留手機號便成為銀行與用戶的一種有效且可靠的溝通方式,使得銀行進行客戶管理與個性服務成為可能。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一些用戶的手機號會頻繁的發生更換,那么,當用戶使用的手機號變化時,需要去銀行更在其在銀行預留的手機號。目前,銀行更換預留的手機號的業務,通常需要在人工柜臺或者手機銀行操作,無法通過銀行的柜員機實現,這對于操作手機較為生疏的用戶(例如老年人)來說,不夠方便也不夠友好。
基于此,亟待提供一種可靠且方便的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使得用戶修改其在銀行的預留手機號更加智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柜員機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裝置及柜員機系統,用戶在柜員機上自助更改銀行預留手機號,十分方便快捷,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柜員機修改預留手機號的方法,應用于柜員機,所述柜員機包括近場通信(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模塊,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NFC從用戶的終端中獲取第一手機號,所述終端支持NFC功能,所述終端中插設有用戶識別模塊(英文: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簡稱:SIM)卡,所述SIM卡對應所述第一手機號;
顯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詢問所述用戶是否修改預留的手機號為所述第一手機號;
響應于用戶的修改確認,將所述用戶的預留手機號更新為所述第一手機號。
可選地,在所述基于NFC從用戶的終端中獲取第一手機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用戶的身份進行驗證;
若所述用戶的身份驗證通過,則,獲取所述用戶的第一賬戶信息,所述第一賬戶信息包括第二手機號,所述第二手機號為所述用戶修改預留手機號之前使用的預留手機號。
可選地,在所述基于NFC從用戶的終端中獲取第一手機號之后,所述顯示提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定所述第一手機號是可用的預留手機號,該可用是指所述第一手機號不是其他用戶的預留手機號。
可選地,所述將所述用戶的預留手機號更新為所述第一手機號,包括:
將所述第一賬號信息中的所述第二手機號修改為所述第一手機號,得到第二賬號信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同步更改所述用戶在其他渠道的預留手機號。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顯示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戶更改預留手機號成功。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59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