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硬化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粉含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4866.6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1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濤;鄭繼;劉磊;朱田生;秦嶺;孫述彬;張成銀;劉長順;許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站)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硬化 混凝土 水泥 含量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定硬化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粉含量的方法,其適用于細骨料為天然砂,膠凝材料為水泥、粉煤灰和礦粉的硬化混凝土,混凝土的齡期不超過1年;本發明通過取樣步驟、粗骨料與砂漿分離步驟,計算硬化混凝土中砂漿含量、砂漿中水泥+礦粉含量。本發明的測定結果精度高,齡期1年以內的硬化混凝土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絕對值在10%以內,只需提供原材料水泥,降低了符合試驗條件的門檻,易于操作和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定硬化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粉含量的方法,屬于建筑材料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下,化學分析法是測定硬化混凝土中膠凝材料含量的最有效和易推廣方法。大都采取先整體粉碎硬化混凝土,再進行測定,最后利用粗骨料和細骨料對結果進行修正,這樣做過程繁瑣,且誤差較大(主要是粗骨料對試驗結果的影響,通常相對誤差絕對值超過10%);試驗要求條件苛刻,除了要提供原材料水泥外,若是摻加了活性摻合料的混凝土,還需同時提供每一種活性摻合料才能試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測定硬化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粉含量的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測定硬化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粉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樣
采用鉆芯法取樣,取回的芯樣兩端切割、磨平得到試樣,測量試樣的體積vi;
步驟二、粗骨料與砂漿分離
在105±5℃環境下對試樣進行烘烤至恒重,烘干后的試樣的質量為mi;烘干后的試樣放入高溫爐中,以約10℃/min的速率升溫至520℃±10℃,在520℃±10℃的溫度下保溫1h后,在空氣中冷至室溫得到干樣,將干樣擊碎,借助2.5mm方孔篩把粗骨料和砂漿分離開,稱量分離出粗骨料質量為mci,則分離出砂漿的質量為msi,msi=mi-mci;
步驟三、不含結合水砂漿質量
取若干份步驟二分離出的砂漿,每份砂漿的質量為m0,于520±10℃環境中灼燒1h得到灼燒砂漿,然后將灼燒砂漿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量灼燒砂漿的質量為m1,砂漿在520℃±10℃環境中灼燒2h后的質量損失為w,
w的算術平均值即為105℃烘干砂漿于520℃時的質量損失;
每個芯樣中不含結合水的砂漿質量為ms,ms=msi×(1-w);
步驟四、試樣前處理
從芯樣切割過程中被切除的硬化混凝土中揀出不含粗骨料的砂漿,采用無水乙醇浸泡處理,然后在60℃的溫度下鼓風24h,使其通過0.6mm方孔篩,再放入高溫爐內,在520±10℃的溫度下保持2h,干燥器中冷至室溫得到砂漿試樣;
按照GB/T176-2017中6.1.72的方法配制二氧化硅標準溶液,繪制工作曲線;
稱取1.5±0.1g砂漿試樣,水泥試樣(配置硬化混凝土所用水泥)稱取0.2±0.05g,將稱好的砂漿試樣放入燒杯中,倒入100mL且溫度在3-5℃的鹽酸溶液,該鹽酸溶液的體積分數為25%,在3-5℃環境中攪拌20min,使用中速濾紙X過濾,用50℃的熱水沖洗至少兩遍,之后把中速濾紙X和濾渣全部轉移到塑料燒杯中,倒入溫度為50℃且濃度為10g/L的NaOH溶液75mL,放入50℃的水浴中15min,再使用中速濾紙Y過濾,用50℃熱水沖洗至濾液為中性,最后收集所有濾液,定容至500mL得到溶液B;
步驟五、砂漿中可溶性SiO2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站),未經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48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針對重金屬污染土壤制備陶粒的入窯前預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導管蒸汽清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