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長軸回轉體撐桿端面制孔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4831.2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2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石偉強;鄒曉華;云峰;王紅艷;謝松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0 | 分類號: | B23B41/00;B23B35/00;B23Q3/06 |
| 代理公司: | 貴州國防工業專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陸斌 |
| 地址: | 723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撐桿 端面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飛機工藝裝備制造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長軸回轉體撐桿制孔的裝置,裝置包括上基座、下基座(2組,共4件)、螺栓、其中,所述基座通過與所述撐桿間隙配合裝配,所述螺栓可在所述基座上表面貫通連接。該裝置給出臥式鏜床對于無規則零件的工藝基準無法確定的問題,以減少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及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工藝裝備制造技術領域,是關于臥式鏜床對長軸回轉體撐桿端面制孔的裝置。
背景技術
飛機工藝裝備是飛機在裝配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工藝裝備的統稱,長軸回轉體撐桿作為飛機工藝裝備中最常見的零件已被廣泛用于各種飛機零件的精準定位。因此,長軸回轉體撐桿兩端面孔同心度加工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飛機裝配質量。由于臥式鏜床因具有轉矩動態響應快、穩速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加工精度及加工表面質量高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支架零件的孔及與孔與有關的面加工制造過程中。由于臥式鏜床的特點及適用范圍,對于無規則零件需保證兩端面孔位同心度時無法保證。
因臥式鏜床在進行鏜削加工時,鏜軸水平布置并進行軸向進給,主軸箱沿前立柱導軌垂直移動,工作臺做縱向或橫向移動,對于長軸回轉體撐桿,在一端面加工完面及孔位時,需進行二次裝夾對另一端面進行加工,由于臥式鏜床的特點零件的無規則性,無法確定兩端面工藝基準,故無法保證兩端面孔位置關系。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長軸回轉體撐桿由于在二次裝夾過程中,工藝基準無法確定的實際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保證長軸回轉體兩端面制孔的裝置。
為了解決長軸回轉體撐桿由于在二次裝夾過程中,工藝基準無法確定的實際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技術方案
一種長軸回轉體撐桿端面制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立兩組基座,上基座、下基座獨立加工,上基座、下基座內孔與長軸回轉體撐桿外徑為間隙配合。
步驟2)兩組上基座、下基座與長軸回轉體零件配合裝配后,并用螺栓將上基座、下基座固定。
步驟3)基座體與臥式鏜床工作臺采用壓板、螺栓進行裝夾,保證牢固。
步驟4)臥式鏜床工作臺做橫向移動時,主軸兩次切削兩組基座體垂直的側面,保證基座體統一側面一次加工成形。
步驟5)加工一端面孔時,臥式鏜床主軸進給,就近找正基座體兩相互垂直的側面,并以垂直側面為工藝基準,鉆、鉸長軸回轉體零件端面孔,完成后主軸與基座整體在工作臺上旋轉180°,進行二次裝夾,以靠近端面基座體作為工藝基準,就近找正,加工另一端面孔位。
所述步驟1)中間隙配合具體為H7/f7。
所述步驟3)臥式鏜床在工作時應確保夾緊工件和拉緊刀具。
所述步驟5)加工小于φ20孔徑時,采用鉆、鉸加工。
所述步驟5)加工大于φ20孔徑時,采用鏜削加工。
上述加工大于φ20孔徑時,預留0.3-0.5mm精鏜余量。
所述兩組基座體內徑尺寸可不同,根據回轉體直徑大小而確定。
所述步驟2)中兩個由上基座、下基座分別組合成的基座體與需加工零件的兩個端面尺寸小于80mm。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由于采用了兩組基座體與長軸回轉體撐桿裝配裝置,便于長軸回轉體撐桿在臥式鏜床加工面進行裝夾。并在二次裝夾過程中就近找正,避免了此過程中工藝基準無法確定的問題。有效地保證了長軸回轉體零件兩端面孔位同心度,降低了加工成本,減少了在加工過程中零件的廢品率的上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48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實驗動物的喂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