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脫落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4219.5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9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解治宇;徐連生;孫健;鄧卓夫;柳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11 | 分類號: | G06T7/11;G06T7/33;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喬麗艷 |
| 地址: | 114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深度 學習 卷積 神經網絡 電鏟 脫落 檢測 方法 | ||
1.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驟:
步驟1:數據獲取及預處理;
步驟1.1:從安放在電鏟上方的高清攝像頭采集電鏟斗齒圖像,將其作為后續電鏟斗齒缺失檢測的輸入數據;
步驟1.2:將采集的電鏟斗齒圖像對其中的電鏟斗齒區域進行人工標記;
步驟1.3:對進行標記的電鏟斗齒圖像進行數據預處理;
步驟2:將采集到的電鏟斗齒圖像分割成訓練集和驗證集兩個部分:訓練集用來訓練電鏟斗齒分割模型,驗證集用來驗證電鏟斗齒分割訓練效果;
步驟3:搭建電鏟斗齒分割卷積神經網絡;
步驟3.1:搭建原始的DeeplabV3+語義分割網絡,輸入任意大小的圖像,可得到對應的高級特征圖,再通過線性插值上采樣與低級特征圖進行融合,緊接著上采樣回原圖大小,再經過分類器最終得到對應的分割圖;
步驟3.2:根據需要,修改基層網絡增加2層語義信息融合層來獲取更多邊界信息;
步驟3.3,設置了Dilation Rate=5,增加卷積的感受野,同時減少不必要的信息損失;
步驟4:將制作好的訓練集圖像作為電鏟斗齒分割卷積神經網絡的輸入,并進行多次迭代訓練得到電鏟斗齒分割模型。將在驗證集中表現優異的模型作為最終的電鏟斗齒分割模型;
步驟5:將電鏟斗齒分割預測結果與設定的基準圖像進行配準,得到配準之后的圖像;
步驟6:對配準之后的圖像進行斗齒數量檢測分析,并得出結論。
步驟6.1:由于電鏟的斗齒有5個,所以設定斗齒基準數目為5。如果配準之后的斗齒數量少于5那么就認定為斗齒已脫落,如果斗齒數量等于5那么斗齒就是正常的。
2.根據要求1所述的基于學習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通過利用深度學習中的語義分割獲取電鏟斗齒圖像,并與基準圖像進行特征圖像配準再校驗判定。
3.根據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2進一步包括:1)對獲取的電鏟斗齒圖像使用labelme標注工具對其中斗齒區域進行斗齒區域標記,只標記電鏟的斗齒,其數目應小于或等于5;步驟1.3)將斗齒圖像數據集進行顏色空間轉換或者是灰度化。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1:在原DeepLabV3+網絡結構基礎上通過add方式增加多個低層次圖像與高層次圖像的語義信息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學習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進一步包括:使用多模態圖像配準技術將分割之后的圖像與設定基準圖像配準,只保留與基準圖像相似的位置區域,繼續對該圖像進行圖像膨脹、腐蝕降噪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電鏟斗齒的脫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具體為:1)找到配準圖像中的最小矩形輪廓;2)根據繪制的矩形個數判斷斗齒是否缺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未經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421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