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3447.0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7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宗繼;陳向東;杜廣青;梁菲;申安彬;趙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衛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J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勁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體溫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包括:溫度采集單元、啟動單元、數據轉化單元、顯示單元和報警單元;本發明縮短了測溫時長,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從而降低了在人員密集地區測溫工作者的工作難度,并且避免待檢測人員因等待時間過長而發生暴動,有效的維護了當地治安,減輕了測溫工作者的工作強度;通過使用紅外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作業,避免測溫裝置與待測者進行接觸,從而避免了交叉感染以及對檢測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通過設有存儲裝置,便于對檢測結果進行存儲,從而便于對后續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參考、對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體溫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體溫測量是診斷疾病時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口腔測溫、腋下測溫和肛門測溫三種,體溫測量可以用于臨床疾病的預防、診斷,多數情況下用腋溫來測量,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現有的體溫槍已經可是實現非接觸式體溫檢測。
本申請人發現現有的體溫檢測雖然可以進行非接觸式檢測,但是仍存在測量結果不準確,以及無法保存多個測試數據,從而不便于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參考對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包括:溫度采集單元、啟動單元、數據轉化單元、顯示單元和報警單元。
優選的,所述溫度采集單元包括紅外溫度傳感器,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工作電壓為三伏,通過吸收待測者頭部紅外線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放大電路進行放大。
優選的,所述啟動單元包括按鍵組,用于模式切換,通過按鍵決定對待測者進行檢測或停止檢測。
優選的,所述數據轉化單元包括MCU微處理器,通過對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數據進行處理,將模擬信號轉為電信號,再給 MCU處理;對于數字式的溫度傳感器,可以直接給MCU進行處理,并且MCU微處理器還包括內置存儲,可將測量結束進行儲存。
優選的,所述顯示單元包括LCD顯示屏,通過MCU控制,用于對測量出的溫度數據進行顯示。
優選的,所述報警單元包括蜂鳴器,MCU設置正常的溫度區間,三十五至三十七點三攝氏度,超過上限或者低于下限,進行蜂鳴器報警,溫度過低或過高均不正常。
優選的,所述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方法:
S1、通過將紅外溫度傳感器對應檢測者額頭兩眼中間鼻梁一塊,并將導熱片貼在檢測者額頭上,按下按鍵并停留一至三秒,利用紅外溫度傳感器對檢測者額頭上導熱片表面的紅外線進行吸收,并將采集到的數據經過信號放大電路進行放大。
S2、通過MCU微處理器對接收到的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數據進行處理,將處理后的數據通過LCD顯示屏進行顯示。
S3、通過MCU設置的正常溫度區間,當檢測出的溫度超出三十五至三十七點三攝氏度時,蜂鳴器進行報警作業,并且通過內置存儲可將測量的數據進行儲存,便于分析參考對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縮短了測溫時長,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從而降低了在人員密集地區測溫工作者的工作難度,并且避免待檢測人員因等待時間過長而發生暴動,有效的維護了當地治安,減輕了測溫工作者的工作強度;通過使用紅外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測作業,避免測溫裝置與待測者進行接觸,從而避免了交叉感染以及對檢測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通過設有存儲裝置,便于對檢測結果進行存儲,從而便于對后續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參考、對比。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衛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衛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34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鉆井用鉆井液原油分離機構
- 下一篇:一種具有改善面部微循環的面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