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3014.5 | 申請日: | 202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0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斌;吉秋霞;徐文堅;李曉飛;楊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6/04 | 分類號: | A61B6/04;A61B6/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獻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34 | 代理人: | 楊獻智;趙丹 |
| 地址: | 266003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合 冠狀動脈 ct 成像 屏氣 系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包括:與CT檢測儀電連接的屏氣檢測裝置、及與所述屏氣檢測裝置電連接的屏氣執行裝置,
其中,所述屏氣檢測裝置包括:與所述CT檢測儀電連接的處理終端單元、以及與所述處理終端單元無線連接的呼吸檢測單元,所述呼吸檢測單元用于采集受檢者的呼吸波形圖;
所述屏氣執行裝置包括:鼻罩、樞軸連接于所述鼻罩的底部且可密封所述鼻罩內空腔的底板、以及控制所述底板呈閉合或開啟狀態的控制閥,其中,所述控制閥與所述屏氣檢測裝置的處理終端單元電連接,所述底板于對應于佩戴鼻罩的受檢者的鼻孔處開設有兩個通氣孔,每個所述通氣孔內安裝有朝向所述鼻罩內腔延伸的單向通氣頭,每個單向通氣頭的頂部開設有寬度小于等于1.5毫米的通氣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終端單元以外周門控的方式與所述CT檢測儀電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檢測單元檢測的所述呼吸波形圖設定為呼吸強度隨著呼吸時間變化的波形圖,所述呼吸強度設定為胸腔內外氣壓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通氣頭呈圓錐臺狀,圓錐臺的頂端開設有所述通氣縫。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罩、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單向通氣頭均為硅膠材質。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罩的兩側設有用于將其固定于受檢者鼻子處的彈性鼻夾。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罩的兩側連接有彈性綁帶。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氣執行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于閉合所述底板的拉線、設于所述鼻罩上的與所述控制閥電連接的微型電機及由所述微型電機驅動的繞線盤,所述拉線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繞線盤,所述拉線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
9.一種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配合冠狀動脈CT成像的屏氣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將所述呼吸檢測單元捆綁于受檢者的腹部,啟動所述屏氣檢測裝置,所述處理終端單元測得受檢者至少10組呼吸波形圖,對所述至少10組呼吸波形圖進行平均處理,獲取平均呼吸強度;
(2)、啟動所述呼吸檢測單元對受檢者的呼吸強度進行檢測并獲取對應的呼吸強度,所述處理終端單元對所述呼吸檢測單元測得的受檢者的呼吸波強度進行實時監控;以及
(3)、在實時呼氣強度滿足條件時,所述CT檢測儀獲取對應周期獲取的冠狀動脈CT圖像。
10.一種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3)包括:
(3-1)、當所述呼氣強度低于步驟(1)獲得的所述平均呼吸強度時,所述處理終端單元指示所述CT檢測儀獲取對應周期獲取的冠狀動脈CT圖像;以及
(3-2)、當所述呼氣強度高于步驟(1)獲得的所述平均呼吸強度時,所述處理終端單元向所述屏氣執行裝置的控制閥發出指示,閉合所述底板后,再繼續對所述呼吸檢測單元測得的受檢者的呼吸波強度進行實時監控,直至所述呼氣強度低于步驟(1)獲得的所述平均呼吸強度時,所述處理終端單元指示所述CT檢測儀獲取對應周期獲取的冠狀動脈CT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未經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301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系泊索回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生物降解農膜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