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用其加工的針織布及染色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32723.1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53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潘華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恒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2/08 | 分類號: | D01F2/08;C08B9/00;D06P1/38;D06P1/44;D06P3/66;D06L4/13;D06L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 地址: | 31802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性 再生 纖維素 纖維 加工 針織 染色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用其加工的針織布及染色工藝,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以漿粕為原料,通過如下步驟加工得到:堿纖維素的制備:以漿粕為原料,依次經浸漬、壓榨及粉碎后得到堿纖維素;粘膠的制備:對堿纖維素依次進行老化與磺化處理,得到纖維素磺酸酯;將前述纖維素磺酸酯溶解在質量濃度為4%的NaOH溶液中,加入占漿粕5?8%的強力活化劑和占漿粕3?5%的陽離子改性劑,攪拌混合,得到粘膠;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制備:將上述粘膠依次經過纖維成型與后處理操作,得到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用該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織成的針織布,在無堿、無鹽條件下染色后的色牢度優于傳統改性織物的色牢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用其加工的針織布及染色工藝。
背景技術
再生纖維素纖維作為一種紡織原料,以木材、竹、麻、棉短絨、蘆葦、秸稈等天然纖維素為原料,經過蒸煮、酸處理、漂白等一系列過程處理得到;其原料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的資源,資源分布廣泛,獲取容易,適宜持久地開發利用。
目前,已出現很多利用再生纖維素纖維加工得到的針織布,其結構組成與棉相似,不同的是它的吸濕性與透氣性比棉纖維好,可以說它是所有化學纖維中吸濕性與透氣性最好的一種,被譽為“會呼吸的面料”。同時它還擁有棉纖維不具備的蠶絲的部分優點,染色靚麗性優于棉纖維,手感柔軟、豐滿、滑爽,具有優良的懸垂性和蠶絲般的光澤,適宜于制做內衣、外衣和各種裝飾用品。
與棉纖維織成的布料相同,由再生纖維素纖維織成的布料需要經過染色工藝,以得到不同色彩的布料,以便能滿足不同產品的需求。眾所周知,纖維素纖維在與染液接觸時,其表面通常會帶一定量的電荷;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纖維素纖維表面一般帶負電荷。然而,大多數用于染纖維素纖維的染料,如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還原染料隱色體等,在染浴中也帶負電荷。由于染料與纖維素纖維之間的靜電斥力,染料的上染會受到阻礙,導致上染率低,色牢度差。
為了解決前述染色問題,傳統工藝中多采用陽離子改性劑對織物進行改性,得到改性織物,然后再對改性織物進行染色。由于小分子陽離子改性劑的熱穩定性差、易水解,傳統改性織物多采用高分子陽離子改性劑進行改性。但是,高分子陽離子改性劑的滲透性較差,難以滲透到纖維內部,經其改性后,陽離子主要存在于織物表層。由于染色時織物纖維表層存在豐富的陽離子,因此上染速度快,這將導致織物纖維表層的染料多而纖維內部的染料少,從而出現色花、環染及色沉等現象,且色牢度欠佳。
此外,為了在染色前去除改性織物表面在紡紗、織造過程中產生的油、污漬以及纖維本身上面的伴生物,以避免對布面染色造成影響,在改性織物染色前會對其進行前處理操作。傳統的前處理操作,具體采用如下工藝:采用浸漬的方式,控制浴比1:10,向缸內加入占織物總重5%的質量濃度為30%的雙氧水、織物總重2%的燒堿、織物總重1%的精煉劑和織物總重1%的去油劑,于98℃下,保溫40min;水洗3次。該傳統的前處理工藝,雖然能夠去除改性織物表面的油漬,降低了油漬對染色的影響,但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該處理工藝中,98℃的高溫堿性環境,對存在于改性織物表面的陽離子會產生干擾和破壞,導致改性織物后期染色的色牢度下降;第二,需要反復水洗3次,耗水量大;需要98℃的高溫水,耗電量大、蒸汽損耗量大,能耗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在漿粕制備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過程中進行改性處理,得到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用其織成的織物色牢度優于傳統改性織物的色牢度。
本發明的上述第一個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改性再生纖維素纖維,其以漿粕為原料,通過如下步驟加工得到:
堿纖維素的制備:以漿粕為原料,依次經浸漬、壓榨及粉碎后得到堿纖維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恒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臺州恒彩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27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