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定義住宅單元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2425.2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02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京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京田 |
| 主分類號: | E04H1/04 | 分類號: | E04H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定義 住宅 單元 | ||
一種自定義住宅單元,該自定義住宅單元包括由外向內依次平行分布的兩條采光帶、兩條自定義帶、兩條聯通帶和一條服務帶;所述采光帶,由柱子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所述自定義帶,由側墻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所述聯通帶,由側墻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所述服務帶,由側墻、內部的墻、兩個核心筒的墻、樓梯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本發明有效解決傳統住宅由于結構和空間限制,難以適應家庭成員結構變化的問題,提高了住宅的場景適用性。本發明還可以在聯通帶末端設置聯通門,通過聯通門將聯排住宅單元合并使用,提升住宅單元的拓展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定義住宅單元。
背景技術
一個家庭的成員結構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家庭的成員結構的變化帶來了住宅空間的需求的變化,但現有的住宅建筑往往預設了空間和結構,受空間和結構的限制,同一住宅難以適應隨著家庭成員結構的變化對空間需求的變化,因此,家庭只能通過購置新的住宅來解決這一問題。
自定義住宅單元,是一種能自由定義住宅空間的新型住宅產品。自定義住宅單元的兩個獨立住宅,都可以通過對自定義帶的設定,以及對功能間的設定,根據家庭成員結構的變化,將自定義住宅單元的獨立住宅設定為一居室到五居室等多種住宅形式,住宅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大大增加,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住宅改造難度大和適應性差的問題,一個家庭只需要購置一套住宅即可終生居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住宅建筑的空間和結構固定,難以適應家庭成員結構變化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使用場景轉換順暢、動線簡單便捷的新型住宅產品。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定義住宅單元,該自定義住宅單元包括由外向內依次平行分布的兩條采光帶、兩條自定義帶、兩條聯通帶和一條服務帶;
所述采光帶,由柱子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
所述自定義帶,由側墻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
所述聯通帶,由側墻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
所述服務帶,由側墻、內部的墻、兩個核心筒的墻、樓梯以及頂面和底面的樓頂板和樓底板圍合連接形成。
可選地,所述自定義住宅單元,每個自定義住宅單元包括兩個獨立住宅,每個獨立住宅都有一條采光帶、一條自定義帶、一條聯通帶及服務帶的獨占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
可選地,所述的自定義住宅單元,自定義住宅單元平行于采光帶、自定義帶、聯通帶和服務帶一側的長度大于等于20米并小于等于30米,垂直于采光帶、自定義帶、聯通帶和服務帶一側的寬度大于等于15米并小于等于25米,自定義住宅單元一種優選的占地尺寸是長度25米寬度17.6米;
所述采光帶的寬度大于等于0.3米小于等于1.2米,所述自定義帶的寬度大于等于3.5米小于等于9米,所述聯通帶的寬度大于等于1米小于等于1.5米,所述服務帶的寬度大于等于4.5米小于等于7米。
可選地,所述的自定義住宅單元,包括依次設置的兩個功能間、一個樓梯間、一個前室、一個帶前室的電梯間和兩個設備間、兩個功能間、一個樓梯間、一個前室、兩個電梯間和兩個設備間、兩個功能間。
可選地,所述的自定義住宅單元,自定義住宅單元的每個獨立住宅的功能間與該住宅的聯通帶相連。
可選地,所述的自定義住宅單元,自定義住宅單元的每個獨立住宅的入戶門與該住宅的聯通帶相連。
可選地,所述的自定義住宅單元,自定義住宅單元的每個獨立住宅的設備間與該住宅的聯通帶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京田,未經劉京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24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