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沙蠶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32378.1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70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蘇捷;廖登遠;劉智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8B37/00 | 分類號: | C08B37/00;A61K31/715;A61P1/1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張素斌 |
| 地址: | 361012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學性 損傷 輔助 保護 作用 多糖 提取 方法 | ||
一種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沙蠶多糖的提取方法,涉及功能性食品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將沙蠶清洗干凈,凍干機凍干,粉碎機粉碎獲得沙蠶粉;2)將沙蠶粉加入到磷酸緩沖液中并混合,得到混合物A;3)將胰蛋白酶加入到混合物A中,得到混合物B;4)將混合物B依次進行水浴、浸提后,分離取得上清液;5)將上清液用陶瓷膜過濾,乙醇沉淀得到沉淀物,然后將沉淀物洗滌、凍干,即制得沙蠶多糖。沙蠶多糖對T細胞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沙蠶多糖可以通過調控T細胞的活性,減少T細胞引起的免疫損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性食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沙蠶多糖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肝臟是體內最主要的藥物代謝器官。化學性肝損傷是指由化學性肝毒性物質所造成的肝損傷。這些化學物質包括酒精、環境中的化學毒物及某些藥物。作為人體的重要解毒器官,肝臟具有肝動脈和肝靜脈雙重血液供應。化學物質可通過胃腸道門靜脈或體循環進入肝臟進行轉化,因此肝臟容易受到化學物中的毒性物質損害。大自然和人類工業生產過程中均存在一些對肝臟有毒性的物質,稱為“親肝毒物”,這些毒物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潛伏期短,病變的過程與感染的劑量直接相關,可引起肝臟不同程度的肝細胞壞死、脂肪變形、肝硬化和肝癌。刀豆蛋白A(Con A)是一種特異性T細胞分裂原,能夠加速T細胞增殖分化,打破輔助T細胞亞群之間的平衡,造成免疫調節功能障礙,引發機體無法控制的免疫反應,活化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免疫細胞。肝臟由于血供豐富,血流速度較慢等特點,是主要的受累器官,免疫細胞易作用于肝臟,釋放促炎細胞因子及活性氧簇等分子,導致肝臟炎性損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沙蠶多糖的提取方法,通過沙蠶全值化開發,研究沙蠶多糖對Con A誘發的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開發沙蠶即食特色食品和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保健功能食品,通過藥源基地養殖--產品研發--門店銷售產學研銷的方式,加強沙蠶后端產業鏈產品多元化的開發,提高養殖企業對周邊農戶的致富帶動作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的沙蠶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沙蠶清洗干凈,凍干機凍干,粉碎機粉碎獲得沙蠶粉;
2)將沙蠶粉加入到磷酸緩沖液中并混合,得到混合物A;
3)將胰蛋白酶加入到混合物A中,得到混合物B;
4)將混合物B依次進行水浴、浸提后,分離取得上清液;
5)將上清液用陶瓷膜過濾,乙醇沉淀得到沉淀物,然后將沉淀物洗滌、凍干,即制得沙蠶多糖。
所述沙蠶包括雙齒圍沙蠶、疣吻沙蠶中的至少一種。
步驟2)中,所述沙蠶粉的重量與磷酸緩沖液的體積比為1:5~20。
所述磷酸緩沖液的pH為7.0~10.0。
步驟3)中,所述胰蛋白酶與沙蠶粉的重量比為1:300~3000。
所述胰蛋白酶的酶活性為1000~5000U/mg。
步驟4)中,水浴的溫度為35~50℃,水浴的時間為1~8h,浸提的溫度為50~90℃,浸提的時間為1~5h。
步驟4)中,分離取得上清液的分離方法可采用抽濾或者離心。
步驟5)中,所述沉淀物采用無水乙醇、丙酮、乙醚分別進行洗滌。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技術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未經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福建水產病害防治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23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肥箱防堵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浮法玻璃錫槽出口過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