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31783.1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18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易學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冶市鑫裕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3/08;G01N5/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嚴超 |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黃石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蒸壓加氣 混凝土 砌塊 抗壓強度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蒸壓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取試件,嚴格按照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相關規范進行制取規格為100mmx100mmx100mm正立方體試件,且試件的尺寸的精確度為1mm。該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通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靜置在試驗臺上,并每隔4小時對其進行翻轉一次,使得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的6個面均與試驗臺接觸,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內部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勻分布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的內部,避免水分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內部分布不均而影響測量數據的情況發生,達到簡單方便高效精準測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蒸壓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新型墻體材料,蒸壓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范圍,本標準規定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的干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力學性能(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抗折強度、軸心抗壓強度和靜力受壓彈性模量)、干燥收縮、抗凍性、碳化、千濕循環的試驗方法、結果評定和試驗報告,本標準適用于蒸壓加氣混凝土。
傳統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檢測數據精度相差較大,從而影響測量的精準性,故而提出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具備高精度檢測等優點,解決了傳統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檢測數據精度相差較大,從而影響測量的精準性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高精度檢測的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測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取試件,嚴格按照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相關規范進行制取規格為100mmx100mmx100mm正立方體試件,且試件的尺寸的精確度為1mm;
2)在步驟1)中的試件中選取若干塊合格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并進行編號,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表面平整,無凸起,且表面不得有明顯缺陷或者裂縫等;
3)將步驟2)中的已編號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分別進行稱取,并記錄數值M;
4)將步驟3)中已稱取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內,在(60±5)攝氏度下保溫24小時,然后在(80±5)攝氏度下保溫24小時,再在(105±5)攝氏度下烘至恒質Mo,恒質指在烘干過程中間隔4小時,前后兩次質量差不超過試件質量的0.5%;
5)待步驟4)中烘干后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冷卻至常溫并分別稱量,記錄數值Mo,通過含水率公式分別計算各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的含水率為(10±1)%的數值,并稱取相應的水量,含水率公式為:Ws=100(M-M0)/MO,式中:Ws為含水率,單位%,Mo為試件烘干后質量,單位g,M為試件烘干前質量,單位g;
6)將步驟5)中稱取相應的水量相應的均勻噴涂在其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各個外表面,并采用防水薄膜將加水后的其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進行密封;
7)將步驟6)中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靜置在試驗臺上,并每隔4小時對其進行翻轉一次,使得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的6個面均與試驗臺接觸;
8)將步驟7)中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放置在試驗機的下壓板的中心位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的受力方向垂直于制品的發氣方向,并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接觸時,調整球座,使得接觸均衡,并以(2.0±0.5)kN/s的速度連續而均勻地加荷,直至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試件破壞,記錄破壞荷載值。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冶市鑫裕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冶市鑫裕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17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