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根據風向自旋轉的防振錘及其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31389.8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24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傳;杜保柱;胡宗光;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含山縣興建鑄造廠 |
| 主分類號: | H02G7/14 | 分類號: | H02G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聯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照 |
| 地址: | 238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根據 風向 旋轉 防振錘 及其 安裝 方法 | ||
1.一種根據風向自旋轉的防振錘,包括主梁(1)和錘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兩端均設有錘體(2);
所述主梁(1)包括橫梁(11)、中位孔(12)和安裝孔(13),所述橫梁(1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中位孔(12),所述橫梁(11)的兩端均設有安裝孔(13);
所述錘體(2)包括橫板(21)、框座(22)、主軸柱(23)、封底座(24)、固定柱(25)和側風板(26),所述橫板(21)的頂端設有框座(22),所述框座(22)的內部設有主軸柱(23),所述主軸柱(23)的底端設有封底座(24),所述主軸柱(23)的兩側均設有固定柱(25),所述橫板(21)的兩側均設有側風板(26);
所述橫板(21)包括下層板(211)、側螺紋槽(212)、連接槽(213)、上層板(214)、中心孔(215)和通孔(216),所述下層板(211)的上方設有上層板(214),所述上層板(214)與下層板(211)的兩側均開設有側螺紋槽(212),所述下層板(211)的頂端開設有連接槽(213),所述上層板(214)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中心孔(215),所述上層板(214)的兩端均開設有通孔(216);
所述框座(22)包括環框(221)、內槽(222)和滾珠(223),所述環框(221)的內側開設有內槽(222),所述內槽(222)的內部設有滾珠(223),所述滾珠(223)活動安裝在內槽(222)中;
所述主軸柱(23)包括柱體(231)、頂板(232)、上螺紋(233)和下螺紋(234),所述柱體(23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頂板(232),所述柱體(231)的頂部開設有上螺紋(233),所述柱體(231)的底部開設有下螺紋(234);
所述固定柱(25)包括主體柱(251)、連接板(252)和螺紋柱(253),所述主體柱(251)的頂端固定安裝有連接板(252),所述主體柱(251)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螺紋柱(253);
所述側風板(26)包括對接底座(261)、對接孔(262)、擋風板(263)和擋風槽(264),所述對接底座(261)上開設有對接孔(262),所述對接底座(261)上固定安裝有擋風板(263),所述擋風板(263)的兩側均開設有擋風槽(264)。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根據風向自旋轉的防振錘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柱體(231)穿過安裝孔(13)后,再將柱體(231)依次貫穿環框(221)的內部與上層板(214)內部的中心孔(215),通過下螺紋(234)與封底座(24)之間的螺紋連接,將封底座(24)固定安裝在柱體(231)的底部;
S2:將主體柱(251)貫穿通孔(216)后,通過螺紋柱(253)與連接槽(213)之間的螺紋連接,主體柱(251)貫穿上層板(214)后固定安裝在下層板(211)上,加固下層板(211)與上層板(214)之間的穩定性;
S3:將對接底座(261)上的對接孔(262)與側螺紋槽(212)相互對齊,通過鎖緊螺桿貫穿對接孔(262)后安裝在側螺紋槽(212)的內部;
S4:在有風吹動擋風板(263)時,擋風板(263)通過對接底座(261)帶動下層板(211)與上層板(214)共同在柱體(231)上進行轉動;
S5:通過滾珠(223)與柱體(231)相接觸,滾珠(223)在內槽(222)的內部進行滾動,減小上層板(214)在圍繞柱體(231)進行轉動時的摩擦,實現下層板(211)與上層板(214)的自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含山縣興建鑄造廠,未經安徽省含山縣興建鑄造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3138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