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9408.3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4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郭華;劉振鐸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泰恒眾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7/00 | 分類號: | B61L27/00;B61L23/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陳賓賓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中 進路 安全 防護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適用于鐵路非集中區智能安全控制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包括:在調車車輛進入/離開非集中區,SAS系統啟動/靜默調車進路安全防護功能;調車作業計劃與進路開通股道不一致、現場設備異常、停留車侵限(壓標)等異常情況,且接到調機動車信令時,SAS系統自動控制機車停車;SAS系統調車作業計劃自動報點;系統可視化智能管理。借此,本發明可以實現調度指揮對現場設備狀態的可視化實時掌控,指導現場人員進行作業,實現異常情況下的安全防護,預防作業風險的發生,使運輸作業高效、安全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路非集中區智能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鐵路非集中區調車作業存在以下問題:
1)室內值班員不能直觀掌握現場作業過程,而是通過電臺頻繁與現場作業人員聯系溝通,了解現場作業狀態,并依賴于人工記憶指揮調車作業,存在記憶錯誤、語言歧義引起的作業風險,容易引起調車事故。
2)非集中區調度指揮中心或運轉室對區域內的室外道岔位置、道岔加鎖狀態、股道占用狀態和車輛所處位置、停留車壓標等信息不能做到清晰掌握,屬于“表示盲區”。調車進路完全依賴于室外調車組人工肉眼觀察判斷,極容易產生判斷錯誤造成調車事故;
3)調機一旦進入非集中區作業,似乎進入了“表示盲區”,在發生調車進路與勾計劃不一致、停留車壓標等情況不能及時停車極容易引發調車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
4)在非集中區調車作業過程中,調車組都需要來回跑動,人工逐個查看確認相關設備狀態的正確性,勞動強度巨大。人工來回確認作業既增加了調車組的人身安全風險,又降低了生產效率。
5)非集中區調車作業生產過程無軌跡,設備狀態無歷史記錄,無法進行統計分析,不利于生產組織優化,不能分析預測潛在隱患。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其可以實現作業人員對現場設備狀態的可視化實時掌控,當有車輛進入非集中區作業時,SAS系統通過對現場設備開通股道和作業計劃的一致性進行比對,將比對結果通過平調系統在機車上顯示出來,指導現場人員進行作業。當系統判斷進路開通異常或設備出現故障時,提示作業人員注意作業安全并及時處理,如果作業人員沒有及時處理,SAS系統將通過平調系統自動控制機車停車,預防作業風險的發生,使運輸作業高效、安全運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包括:
SAS系統根據車輛是否進入非集中區的信息,開啟防護功能或將SAS安全防護功能設為待機狀態;
調車車輛在非集中區作業時,檢測調車作業計劃是否出現與進路開通股道不一致或現場設備故障或停留車侵限信息,SAS系統啟動安全防護功能,并通過平調系統控制機車停車;
在調機執行調車作業計劃時,若每勾作業計劃執行完成,SAS系統進行計劃自動報點,通知調度,并執行下一勾作業計劃;
SAS系統室內設備,其包括SAS系統主機、顯示器、與平調系統接口及第一通信組件;
SAS系統室外設備,其包括采集處理單元、智能傳感器、戶外顯示屏、語音裝置及第二通信組件;
平調系統及機車設備,其包括平調系統、機車控制單元及第三通信組件。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非集中區進路安全防護方法及系統,所述智能傳感器中設置于道岔區段或無岔區段的計軸傳感器,用于實現軌道電路并采集其狀態判斷是否有車占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泰恒眾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泰恒眾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94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性能整體葉盤鑄造成形的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種探究物體運動的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