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風收塵器下料管自動取料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8838.3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9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郭力;李霖;林勇軍;陳建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華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3/00 | 分類號: | B02C23/00;G01N1/10;G01N15/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圖釘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石路 |
| 地址: | 45004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風 收塵 器下料管 自動 機構 | ||
一種旋風收塵器下料管自動取料方法,包括旋風除塵管和旋風收塵器錐桶,旋風除塵管上固定有大法蘭短接,旋風除塵管上有迎粉管道且迎粉管道上有大法蘭,旋風除塵管一側有下料管,下料管上有下料斗,下料管上有定容料斗且定容料斗上有出料管,下料管與定容料斗之間設有第一電動球閥,出料管與定容料斗之間設有第二電動球閥,下料斗上固定有震動電機,定容料斗上固定有氣管,氣管上固定有電磁閥且氣管遠離定容料斗的一端連接有空氣壓縮機。能夠實現粉料流程管道上實現自動取料,也能為實現磨粉機磨粉粒度在線自動檢測提供可能,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對工作人員身體上的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料生產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旋風收塵器下料管自動取料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工業生產中對粉料的研磨采用的是磨、立磨等磨粉機磨,在生產過程中為了使得粉料的粒度得到更好的控制,需要對磨粉機磨出物料粒度的合格率檢測,但是目前對其檢測往往都是通過人工在物料流程管道或料倉中取樣,再送至化驗室定量篩分。這種方式不僅在效率上較慢,并且在工人進行收取的時候可能存在誤操作的可能,對工作人員的經驗要求較高,在工作人員收取的時候產生的粉料揚塵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損害。需要設計一種應用于工廠生產流程中磨粉機磨粉后通過旋風收塵器將所磨的細粉狀物料收集進入管道、料倉,在下料管道上設置的一種自動取料裝置,廣泛應用在建材、化工、電力、冶金、煤炭等行業。不僅能夠在粉料流程管道上實現自動取料,也能為實現磨粉機磨粉粒度在線自動檢測提供可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發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旋風收塵器下料管自動取料機構,能夠通過在旋風收塵器將所磨的細粉狀物料實現自動取料,方便對其進行檢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對工作人員身體的損害。
其解決方案是,一種旋風收塵器下料管自動取料方法,包括旋風除塵管和旋風收塵器錐桶,所述旋風除塵管上方與旋風收塵器錐桶之間固定連接,旋風除塵管上固定有大法蘭短接且大法蘭短接的軸線與旋風除塵管的軸線垂直設置,所述旋風除塵管靠近大法蘭短接的一側設有迎粉管道且迎粉管道上同軸線固定有大法蘭,所述迎粉管道靠近旋風除塵管的一端伸入旋風除塵管的內部且大法蘭與大法蘭短接之間連接,所述旋風除塵管靠近迎粉管道一側設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軸線與旋風除塵管的軸線平行設置,所述下料管靠近迎粉管道的一端固定有下料斗且下料斗遠離下料管的一端與迎粉管道之間連通,所述下料管遠離下料斗的一端設有定容料斗且定容料斗遠離下料斗的一端設有出料管,所述下料管與定容料斗之間設有第一電動球閥且第一電動球閥的兩端分別與下料管和定容料斗連接,所述出料管與定容料斗之間設有第二電動球閥且第二電動球閥的兩端分別與出料管和定容料斗連接,所述下料斗上固定有震動電機,所述定容料斗上固定有氣管且氣管與定容料斗之間連通,氣管上固定有電磁閥且氣管遠離定容料斗的一端連接有空氣壓縮機。
優選的,迎粉管道伸入旋風除塵管內部的一端上固定有迎料板且迎料板為圓弧狀,所述迎料板上設有多個圓弧孔和圓孔。
優選的,氣管為傾斜固定在定容料斗上且傾斜方向為下料斗的方向。
優選的,定容料斗上設有可視窗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能夠在對物料進行研磨的時候對其進行實時進行取料進行檢測,不僅能夠提高檢測的效果,同時降低工人進行收取的時候可能存在誤操作的可能,降低對工作人員的經驗要求,減少工作人員收取的時候產生的粉料揚塵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損害。在進行收取之前通過壓縮空氣能夠對管道內部進行反吹,確保每次對物料的提取都能新粉料,進一步的提高檢測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置迎粉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置迎料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華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華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88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溫環保多元合金焊錫膏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汽車后檔玻璃顯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