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26986.1 | 申請日: | 202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4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益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萊恩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12 | 分類號: | H02G1/12;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衛兵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電纜 布設 便攜式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包括底座、橡膠墊板、左支座、上壓筒、下壓筒、右支座、調節機構、切割機構、控制開關、蓄電池和充電接口,該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通過在右支座內部設置了調節機構,在驅動電機和伺服電機的作用下,可帶動上壓筒在左支座和右支座內側的高度進行調節以適應不用尺寸的電力電纜,并且上壓筒能進行轉動對電力電纜起到導向和牽拉的作用;調節螺栓通過小螺桿和小內螺紋套之間的配合使刀片的高度位置進行調節,電力電纜在滾輪的限位下通過刀片進行切割剝開,保證剝線的平穩,并且本設計整體結構緊湊、體積較小,方便攜帶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電纜相關領域,具體是一種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
背景技術
電力電纜是用于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電纜,電力電纜常用于城市地下電網、發電站引出線路、工礦企業內部供電及過江海水下輸電線;在電力線路中,電纜所占比重正逐漸增加;電力電纜是在電力系統的主干線路中用以傳輸和分配大功率電能的電纜產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種電壓等級,各種絕緣的電力電纜。
在電力電纜進行安裝布設的過程中,在兩段電纜的連接處通過利用剝線設備將電力電纜外表皮切割開,再將兩端電纜芯進行對接安裝;現有技術的剝線設備通常采用人工利用切割鉗等進行剝線,費時費力,并且切割出的整齊性較差,不便在電纜線對接后包裹絕緣套。
發明內容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在此提供一種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構造一種電力電纜布設用便攜式剝線設備,該裝置包括剝線主體,所述剝線主體包括底座、橡膠墊板、左支座、上壓筒、下壓筒、右支座、調節機構、切割機構、控制開關、蓄電池和充電接口,所述底座底部粘接固定有橡膠墊板,所述底座頂部左側固定有左支座,所述左支座右側頂部轉動連接有上壓筒,并與其上下滑動配合,所述左支座右側底部轉動連接有下壓筒,所述底座頂部右側豎直固定有右支座,所述右支座內部右側嵌有調節機構,所述切割機構左右兩側分別與左支座和右支座相固定,所述底座前部左上角設置有控制開關,所述底座內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底座右側中部設置有充電接口,所述調節機構包括滑座、動力箱、蝸桿、蝸輪、轉桿、支架、滑塊和調節組件,所述滑座后側與右支座相固定,所述滑座左部底側固定有動力箱,所述動力箱內部前側與蝸桿相連接,并且蝸桿頂部與右支座轉動連接,所述蝸桿前部與蝸輪相嚙合,所述蝸輪左部中側一體成型有轉桿,所述轉桿插入上壓筒內側與其相固定,所述蝸輪右側中部與支架轉動連接,所述支架后側與滑塊相固定,所述滑塊插入滑座內側并與其上下滑動配合,所述滑塊底部中側與調節組件相固定,所述調節組件頂部后側與滑座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壓筒中部開設有環狀凹槽,并且環狀凹槽的長度為上壓筒長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動力箱包括箱體、固定架、驅動電機、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所述箱體右側壁與滑座相固定,所述箱體內部后側通過固定架安裝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前部輸出端與主動錐齒輪同軸轉動,所述主動錐齒輪前部底側與從動錐齒輪相嚙合,所述從動錐齒輪底部與箱體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蝸桿貫穿箱體頂側并與其轉動連接,同時蝸桿底部與從動錐齒輪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組件包括外框座、伺服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支板、下螺紋套和上螺紋桿,所述外框座頂部與滑座相固定,所述外框座內部前側安裝固定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底部輸出端與主動齒輪同軸轉動,并且主動齒輪底部與外框座轉動連接,所述主動齒輪前側與從動齒輪相嚙合,所述從動齒輪底部與支板轉動連接,并且支板后側與外框座相固定,所述從動齒輪頂部中側有下螺紋套,所述下螺紋套內部頂側螺紋連接有上螺紋桿,所述上螺紋桿頂部與滑塊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萊恩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萊恩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69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