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硫酸安普霉素的提取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26645.4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31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曾維星;呂立獲;朱祖云;張飛霆;姚蘇;滕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普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H17/04 | 分類號: | C07H17/04;C07H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閑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張勛斌 |
| 地址: | 322109***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硫酸 霉素 提取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硫酸安普霉素的提取工藝,該提取工藝將安普霉素發酵液經膜透析、樹脂吸附、樹脂解析、成鹽干燥得到硫酸安普霉素的成品,應用于生產具有可行性,操作步驟簡單。菌體使用陶瓷膜技術富集后,焚燒處理。該工藝綠色環保,可以減少廢水中的氨氮總值,并且該方法可以獲得更高的產品效價和純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獸用抗生素的提取工藝,特別涉及一種硫酸安普霉素的提取工藝,屬于醫藥化工領域。
背景技術
黑暗鏈霉菌合成的安普霉素是一種新型的廣譜獸用抗生素,在80年代由美國禮來公司開發成產品,為國家2000年批準的二類新獸藥,對革蘭氏陰性菌和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由于分子中具有獨特的辛二糖結構異于其它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多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耐藥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使用中不易產生交叉耐藥性,具有低毒、低殘留量、安全的特點。對畜禽感染的革蘭氏陰性菌有較強抗菌活性,特別是用于耐藥強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作為藥物飼料添加劑,也能明顯促進增重和提高飼料轉化率,被廣泛應用于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畜禽急慢性腹瀉、腸炎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
安普霉素由黑暗鏈霉菌發酵合成,公開號為CN102477052B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從生產氨基甲酰妥布霉素的黑暗鏈霉菌(Streptomyces tenebrarius)發酵液中提取安普霉素的方法,該提取工藝包括:安普霉素與氨基甲酰妥布霉素發酵液調pH至5~6,通過強酸性苯乙烯系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使用氨水進行洗脫得到二者的混合粗溶液,混合粗溶液進行水解得到含有安普霉素的妥布霉素粗溶液,含有安普霉素的妥布霉素粗溶液調pH至8~9,繼而通過大孔丙烯酸系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使用氨水進行洗脫,將所得到的安普霉素溶液進一步純化,其中,將所述安普霉素溶液用大孔丙烯酸系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和強堿性苯乙烯系陰離子交換樹脂串聯柱進行純化,并進行結晶,得到安普霉素。
熊宗貴等人報道了一種安普霉素的制備方法(熊宗貴等,“尼拉霉素單組份-安普霉素高產菌株的研究”,《中國抗生素雜志》,1997年10月第22卷第5期,第334-339、350頁),該制備方法在發酵完成之后,發酵液經酸、堿處理除去酸、堿性蛋白后,用110(NH4+型)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靜態吸附,隨后用無鹽水沖洗樹脂,氨水洗脫,收集洗脫液,洗脫液經濃縮、脫色、真空冷凍干燥,即得白色純品。
該工藝方法成熟,但該方法使用大量氨水進行洗脫,在當前環境保護的嚴苛形勢下,不能大規模進行生產應用,并且該方法未涉及到發酵液被樹脂吸附后,殘留的菌體渣的處理辦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硫酸安普霉素的提取工藝,該工藝綠色環保,使用陶瓷膜預處理發酵液,有效除去菌體渣,便于樹脂的重復利用,同時樹脂采用動態吸附,達到操作自動化及密閉化;采用替代溶劑洗脫可以減少廢水中的氨氮總值,并獲得更高的產品效價和純度。
一種硫酸安普霉素的提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向安普霉素的發酵液中加酸進行預處理;
(2)將預處理的發酵液采用陶瓷膜進行循環透析,分別得到含有安普霉素的透析液和濃縮的菌體渣;
(3)向所述的透析液中加堿,然后用弱酸性陽離子樹脂柱進行吸附;
(4)將步驟(3)中的吸附后的陽離子樹脂柱與陰離子樹脂柱串聯,然后加酸至弱酸性陽離子樹脂柱進行解析,從陰離子樹脂柱出口收集解析液;
(5)解析液經過納濾膜透水,得到高濃度的安普霉素溶液,然后控溫加入硫酸成鹽和干燥得到所述的硫酸安普霉素。
本發明中安普霉素溶液經膜透析、樹脂吸附、樹脂解析、成鹽干燥得到硫酸安普霉素的成品,整個過程綠色環保簡單,同時得到的硫酸安普霉素成品各項指標達到中國獸藥典要求,效價總收率>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普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普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664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