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及其隔熱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26511.2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22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超 |
| 主分類號: | E04D13/16 | 分類號: | 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裝配式 建筑 隔熱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包括保護板,所述保護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梁板,所述連接梁板頂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蜂巢板,所述蜂巢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陶粒混凝土層,所述陶粒混凝土層的外圍固定安裝有遇水膨脹止水條。該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及其隔熱方法,反光皮紙能夠將一部分太陽光反射出去,陶粒混凝土層則是憑借自身的特點形成熱量的阻隔,二者基本上能夠阻隔相當一部分的熱量,剩下的部分則是繼續(xù)往下滲透,此時蜂巢板結構利用其獨特的結構,形成了一個簡易的空間區(qū)域,熱量被留置在蜂巢板空間中,隨后在配合上貫穿孔,能夠通過外界的風力流動與引導,最終能夠保證屋頂隔熱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及其隔熱方法。
背景技術
預制裝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構件預制工廠生產(chǎn)完成,然后通過相應的運輸方式運到施工現(xiàn)場,采用可靠的安裝方式和安裝機械將構件組裝起來,成為具備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與現(xiàn)場施工相比,預制裝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進度快、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且建筑構件的質量容易得到保證等優(yōu)點,過去我國主要在工業(yè)建筑中應用的較多,近年來開始在民用建筑特別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預制裝配式建筑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
現(xiàn)有的預制裝配式建筑在隔熱方面往往還存在問題:一個建筑中往往屋頂接受的熱量最多,普通的沒有做隔熱結構的屋頂往往會使得整個屋子內(nèi)部溫度晝夜落差大,非常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因此急需要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用作房屋的屋頂及墻板。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及其隔熱方法,具備隔熱效果好、排水簡單和防水性能好的優(yōu)點,解決了上述技術背景所提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預制裝配式建筑隔熱結構,包括保護板,所述保護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梁板,所述連接梁板頂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蜂巢板,所述蜂巢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陶粒混凝土層,所述陶粒混凝土層的外圍固定安裝有遇水膨脹止水條,且陶粒混凝土層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積水頂,所述積水頂內(nèi)部的頂部固定粘合有反光皮紙,且積水頂兩側的前后端均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所述積水頂外圍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排水結構。
精選的,所述排水結構包括有水道,所述水道背面的上端開設有進水口,且水道內(nèi)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分水塊,所述水道底部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螺紋環(huán),所述水道背面的上端固定安裝在積水頂?shù)膬蓚取?/p>
精選的,所述保護板的內(nèi)部從下往上依次包括有蜂巢板、陶粒混凝土層與遇水膨脹止水條,所述陶粒混凝土層的面積值小于蜂巢板的面積值,所述遇水膨脹止水條套接在陶粒混凝土層的外圍時面積值與蜂巢板相一致。
精選的,所述蜂巢板采用的是正六邊形蜂巢結構,所述保護板與蜂巢板的橫向與縱向均開設有貫穿孔洞。
精選的,所述積水頂四邊高中部低沉凹狀,兩個所述過濾網(wǎng)均位于積水頂?shù)南露耍覂蓚€積水頂與進水口位置相對應。
精選的,所述分水塊為三角塊,且分水塊將水道一分為二,所述分水塊與水道內(nèi)部的前后端均貼合。
精選的,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整個預制裝配式屋頂安裝好,屋頂是房屋最容易受熱的區(qū)域,當太陽照射到屋頂上,此時反光皮紙將一部分太陽光線反射回去,隨后部分熱量逐漸往下滲透,在陶粒混凝土層會再次削弱熱量,最后會有少量的熱量滲透到蜂巢板區(qū)域,整個蜂巢板設置有若干空洞,配合上兩端開設的貫穿孔,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空氣的流動,使得熱量被有效的帶走。
第二步:隨后在兩個螺紋環(huán)處螺紋連接上排水管道,當出現(xiàn)降雨天氣時,此時雨水會夾雜著一定的雜質停留在積水頂,隨著水位的變化,雨水會從過濾網(wǎng)區(qū)域進入到排水結構,雜質垃圾則是繼續(xù)停留在積水頂上,雨水進入到水道,隨后在分水塊的幫助下來到兩邊的螺紋環(huán)區(qū)域,最終雨水會通過預先安裝的排水管道排出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超,未經(jīng)劉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65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