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拆除桁式組合拱橋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25620.2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6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彬;吳文濤;郭定勇;賀克忠;秦瑜;吳桐青;潘存蓿;楊富宇;盧天階;陳建軍;劉鳳武;夏松林;吳祖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通路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4/00 | 分類號: | E01D24/00;E01D4/00;E01D6/00;E01D101/3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誠 |
| 地址: | 550001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拆除 組合 拱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拆除桁式組合拱橋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施工步驟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拆除橋面系,第二,安裝吊索,第三,從跨中開始依次向兩拱腳側拆除,先拆除實腹段邊箱,再依次按順序對第四節段、第三節段、第二節段、第一節段的上弦桿邊箱、斜腹桿、下弦桿邊箱進行拆除。該施工方法通過借助于新橋鋼管砼拱結構提拉、支撐住舊橋拱圈,開拱過程中通過設置千斤頂緩慢釋放拱結構軸力,以及設置豎向限位裝置將邊箱夾持住,從而保證舊橋從獨立的體系穩定轉換為2個單獨的懸臂體系,保障了橋梁的順利拆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拆除桁式組合拱橋的施工方法,屬于橋梁拆除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橋梁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架設在江河湖海上,以及相鄰山澗之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道路運輸事業也在飛速發展中。一些修建于二、三十年前的橋梁已經無法運輸需求,因此需要修建新的橋梁用于替代舊的橋梁。舊的橋梁中有的需要將其進行拆除,而橋梁拆除最簡單、快速的方式莫過于爆破拆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舊橋拆除都適用爆破拆除方式,比如一些架設于自然保護區、風景保護區、飲水區等區域的橋梁,若使用爆破拆除的方式,容易對所在區域的環境、水源造成破壞,這是明令禁止的。因此只能選擇使用其它方式進行拆除。如機械切割拆除的方式,將舊橋切割成若干小的單元,再通過起吊裝置將其吊運走。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橋梁的跨度也變得越來越大。這些跨度較大的橋梁若使用機械拆除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橋梁修建完畢后,其整體受力,從而保持橋梁結構的穩定,拆除過程中首先會將橋梁分割為兩個獨立的體系,從而打破了其受力平衡,使得橋梁結構變得非常的不穩定。橋梁的跨度越大,其分割后的穩定就越差,一般的加固裝置根部無法保持其結構的穩定性。跨度較大的舊橋拆除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橋梁作為一個整體結構時其整體受力,相互約束。但是將其轉換為兩個懸臂桁架體系后,兩個體系受力無法實現相互制約,很大程度會出現分離切割過程中或者體系切割完畢后,由于切割縫導致兩個體系之間產生間隙,該間隙使得拱頂切割縫兩側的兩個體系出現相對位移甚至左右擺動,拱頂由合攏狀態轉換為分離狀態時瞬間會產生較大的沖擊載荷,該沖擊載荷可能導致分離后的兩個體系出現垮塌現象。而且橋架切割為兩個單獨的懸臂桁架體系后,在其重力作用下,懸臂桁架體系會有向下偏轉、運動的趨勢,也可能導致分離后的兩個體系出現垮塌現象。因此,使用怎樣的拆除方法,以便保證跨度較大的舊橋的順利拆除,成為了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拆除桁式組合拱橋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通過借助于新橋鋼管砼拱結構提拉、支撐住舊橋拱圈,開拱過程中通過設置千斤頂緩慢釋放拱結構軸力,以及設置豎向限位裝置將邊箱夾持住,從而保證舊橋從獨立的體系穩定轉換為2個單獨的懸臂體系,保障了橋梁的順利拆除。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拆除桁式組合拱橋的施工方法,該施工方法具體包括有以下步驟:
A.在舊橋原岸基位置建造中承式鋼管砼拱橋的鋼管砼拱結構,使后期建造的中承式鋼管砼拱橋橋面與舊橋處于同一位置;
B.拆除舊橋橋面系;
C.在位于舊橋上方的鋼管砼拱結構上沿橋梁長度方向設置若干根與橋面寬度方向平行的掛梁,掛梁通過吊索與位于舊橋拱圈底部的底部支撐梁連接,并對吊索施加初張力,以便底部支撐梁支撐、提拉住舊橋拱圈;
D.依次對稱拆除雙豎腹桿與實腹段之間的節段的上弦中箱頂、底板,并保留狀況良好的箱隔板;
E.逐段切割拆除實腹段中箱頂、底板,但實腹段的切割縫兩側各保留3m的中箱頂、底部,并保留狀況良好的箱隔板;
F.逐段切割拆除雙豎腹桿與實腹段之間的節段的下弦中箱頂、底板,并保留狀況良好的箱隔板;
G.對安裝在兩個雙豎腹桿之間的吊索進行第二次張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通路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大通路橋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56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