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25083.1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69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席德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量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5/10 | 分類號: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嘉興倍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徐明雙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興市桐***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水壩 上游 漂浮 轉運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漂浮物自轉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包括外筒、軸桿、橫桿、攔截罩和支撐桿,外筒的中部活動套接有軸桿,外筒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橫桿,橫桿下方固定連接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攔截罩,橫桿和攔截罩之間固定連接有支撐桿,外筒的內壁位置固定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卡位單元,本發明構造設計實現若干攔截罩的高效收集垃圾工作,當攔截罩中存儲一定的垃圾后,水流壓力作用到攔截罩上,觸發壓力盤的移動,進而經過氣動傳動,打破外筒和軸桿的卡位狀態,橫桿轉動進而逐漸貼向河岸,即收集滿垃圾的攔截罩不再進行收集,同時橫桿不再保持和水流方向垂直,通過外觀變化,工作人員即可掌控垃圾的收集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漂浮物自轉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如何改進設計,可以實現漂浮物的高效收集工作,始終是個需要改進提高的技術,現有技術中通過整體的電力驅動機構,帶動捕撈網,捕撈網在水面上進行游動收集垃圾,這種模式對電力的需求較大。
如果能夠發明一種捕撈機構,具有穩定高效的漂浮物收集功能,對能量的注入需求較小,就能解決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型水壩上游漂浮物自轉運裝置,包括外筒、軸桿、橫桿、攔截罩和支撐桿,所述外筒的中部活動套接有軸桿,所述外筒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橫桿,所述橫桿下方固定連接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攔截罩,所述橫桿和攔截罩之間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外筒的內壁位置固定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卡位單元,所述卡位單元包括壓力板、氣囊一、壓力柱和彈簧片,所述壓力板和氣囊一設置在外筒上開設的圓板腔中,壓力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氣囊一,壓力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壓力柱,壓力柱一端接觸有彈簧片,所述外筒中開設有支管腔和主管腔,支管腔的一端和主管腔連接,支管腔的另一端和氣囊一連通,所述主管腔的一端延伸到外筒外壁上,且主管腔端部位置設置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的一側設置有推進裝置,外筒上開設有板狀腔,推進裝置設置在板狀腔中,所述橫桿中開設有壓力管腔,壓力管腔一端和板狀腔連通,且壓力管腔端部位置設置有伸縮柱,所述支撐桿一端延伸到攔截罩的內腔中,且支撐桿的端部位置開設有圓柱槽,支撐桿的圓柱槽中設置有氣囊二和推進柱,且攔截罩內腔中設置有細桿、斜刺和壓力盤,所述細桿的側壁上固定環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斜刺,細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壓力盤,推進柱的一端和壓力盤固定連接,推進柱的另一端和氣囊二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中開設有控制管腔,控制管腔一端和氣囊二連通,控制管腔的另一端延伸到壓力管腔的內腔中。
優選的,所述單向閥包括隔板、密封球和密封環,所述隔板和密封環之間設置有密封球,且隔板和密封環固定在主管腔的內壁上,隔板形狀為圓板且板體上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通孔,密封環形狀為圓筒且筒體一側底面中部開設有球面槽,密封球和密封環的球面槽契合。
優選的,所述板狀腔一端和主管腔連通,推進裝置包括壓力座、定位軸和推進板,所述壓力座形狀為圓筒一側一體連接弧形板,壓力座的圓筒中部活動套接有定位軸,且壓力座的筒體一側固定連接有推進板,壓力座的弧形板一端頂在密封球上。
優選的,所述伸縮柱形狀為圓柱且柱體活動套接在壓力管腔的內腔中,伸縮柱一端延伸到板狀腔中,且伸縮柱端部和推進板接觸,伸縮柱側壁上環設有凹槽,伸縮柱的凹槽中套有波紋管和攔截筒,波紋管一端和攔截筒固定連接,攔截筒固定在伸縮柱的內壁上,波紋管另一端和壓力管腔外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彈簧片形狀為U型板且板體端部往外彎曲,彈簧片契合設置在外筒上開設的T型槽中,彈簧片部分凸出到軸桿外壁上開設的扇形板狀的卡槽中,壓力柱設置在外筒上開設的通孔中。
優選的,所述氣囊一為圓盤殼體狀,氣囊一的一側底面和外筒的圓板腔底面固定連接,氣囊一的另一側底面和圓板狀的壓力柱固定連接,支管腔一端延伸到氣囊一的內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量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嘉興量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50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