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5069.1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67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33/00 | 分類號: | A01D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凹入彎桿式 馬鈴薯 升運鏈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包括圓鏈桿、打孔鏈桿、鏈條、凹入直桿、凹入彎桿、螺栓和兩邊彎桿。其特征在于圓鏈桿與打孔鏈桿交錯配置在鏈條上,其中,兩打孔鏈桿間要隔開一定的距離,打孔鏈桿上用螺栓分別安裝凹入彎桿與凹入直桿,兩者交錯形成凹槽,兩邊安裝兩邊彎桿防止薯塊從兩邊掉落。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用于馬鈴薯收獲過程中升運分離薯塊作業,能夠有效增大升運角度,防止薯塊回滾,并防止薯塊從兩邊漏出,減少升運過程中的漏薯現象,同時能夠增大彎桿與薯塊的接觸面積,提高馬鈴薯收獲機械的分離性能,有利于縮短機具結構尺寸,并減少升運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提高馬鈴薯收獲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運鏈桿,特別涉及一種馬鈴薯升運鏈桿,屬于農業收獲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馬鈴薯是一種世界性經濟作物,是繼小麥、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位重要糧食作物,其收獲作業約占其栽培全過程總勞動量的45%,勞動強度大,耗時費工。國外發達國家多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馬鈴薯聯合收獲機進行收獲作業,生產效率高、收獲質量好,但一般在大面積耕地上使用,而我國西北馬鈴薯主產區多為中小地塊,大型馬鈴薯聯合收獲機不適用且價格昂貴。雖然有針對中小地塊作業馬鈴薯聯合收獲機的研究,但性能不夠穩定,機具關鍵部件的適應性差?,F有針對馬鈴薯收獲機的輸送分離裝置的研究普遍存在安裝傾角相對較小,馬鈴薯與分離機構接觸面積小,分離效果差,機具結構尺寸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是一種適用于馬鈴薯收獲的分離升運鏈桿,可以有效地解決升運傾角小、馬鈴薯與分離機構接觸面積小、分離效果差、結構尺寸大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包括圓鏈桿、打孔鏈桿、鏈條、凹入直桿、凹入彎桿、螺栓和兩邊彎桿,圓鏈桿、打孔鏈桿、鏈條構成主體框架,其中,圓鏈桿套在鏈條突出的銷軸上,可來回轉動,打孔鏈桿則焊接在鏈條內側,兩打孔鏈桿間要隔開8個滾子鏈節距,圓鏈桿與打孔鏈桿間隔開兩個滾子鏈節距,打孔鏈桿上有間隔一致的安裝孔且兩相鄰打孔鏈桿錯開打孔,用螺栓將凹入直桿與凹入彎桿分別安裝在兩根相鄰打孔鏈桿上,打孔鏈桿兩端安裝兩邊彎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凹入直桿、凹入彎桿與兩邊彎桿組合形成凹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凹入直桿、凹入彎桿交錯安裝,且兩邊安裝兩邊彎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凹入彎桿具有一定弧度。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凹入直桿、凹入彎桿與兩邊彎桿截面形狀均為圓形。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圓鏈桿、凹入直桿、凹入彎桿與兩邊彎桿外部均套有橡膠軟管,且可更換材料。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種凹入彎桿式馬鈴薯升運鏈桿,用于馬鈴薯收獲過程中升運分離薯塊作業,具有適應能力強,提升傾角大等特點。當升運至盡頭處,凹入彎桿與凹入直桿交錯成一定角度,進一步推動薯塊,有利于薯塊排出。該鏈桿的設計,能夠有效增大升運角度,防止薯塊回滾,并防止薯塊從兩邊漏出,減少升運過程中的漏薯現象,同時凹入彎桿內彎設計增大彎桿與薯塊的接觸面積,提高馬鈴薯收獲機械的分離性能,有利于縮短機具結構尺寸,并減少升運過程中的機械損傷,凹入直桿則方便薯塊傾倒。各桿上套有橡膠軟管,且材料可更換,能夠對薯塊起一定緩沖作用,進一步減少傷薯,提高馬鈴薯收獲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部分鏈桿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部分鏈桿的主視圖;
圖中:1、圓鏈桿;2、打孔鏈桿;3、鏈條;4、凹入直桿;5、凹入彎桿;6、螺栓;7、兩邊彎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50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