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4797.0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8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毅;王建;劉桂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易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66 | 分類號: | E04B1/66;G01S17/08;G05B19/042;H04N5/262;H04N5/265;F16M13/02;F16M11/12;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韓璐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網絡 施工 設備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包括吊籃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籃體(1)正面設有開口,且吊籃體(1)在開口處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鉸鏈(2),所述吊籃體(1)的兩側通過鉸鏈(2)固定連接有吊籃門(3),且吊籃體(1)的兩側側壁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裝有升降葫蘆(4),所述吊籃門(3)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安全網(28),所述吊籃體(1)內部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控制柜(5),且控制柜(5)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警報燈(6),所述吊籃體(1)內部的另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臺(7),且固定臺(7)頂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旋轉軸(8),所述旋轉軸(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固定盤(9),且固定盤(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體(10),所述第一連接體(1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起(11),且第一連接體(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連接軸(13),所述第一凸起(1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軸(12),所述第一連接體(10)通過第二連接軸(13)活動軸接有第二連接體(15),所述第一凸起(11)通過第一連接軸(12)活動軸接有第一液壓桿(14),所述第二連接體(15)的中間的底部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接軸(16),所述第一液壓桿(14)通過第三連接軸(16)與第二連接體(15)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體(15)的中間的頂部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凸起(17),所述第二凸起(1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四連接軸(18),且第二凸起(17)通過第四連接軸(18)活動軸接有第二液壓桿(19),所述第二連接體(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六連接軸(22),且第二連接體(15)通過第六連接軸(22)活動軸接有第三連接體(21),所述第三連接體(2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五連接軸(20),且第二液壓桿(19)通過第五連接軸(20)與第三連接體(21)活動相軸接,所述第三連接體(21)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第八連接軸(26),且第三連接體(21)通過第八連接軸(26)活動軸接有第四連接體(24),所述第四連接體(24)末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第七連接軸(25),且第四連接體(24)通過第七連接軸(25)活動軸接有第三液壓桿(23),所述第三液壓桿(23)的一端與第三連接體(21)固定相連接,所述第四連接體(24)的一側分別固定安裝有光學攝像機(27)和紅外線測距儀(29),所述固定臺(7)內部固定安裝有中央處理器,所述控制柜(5)設置有控制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籃門(3)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插銷,兩個吊籃門(3)通過插銷相互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體(21)呈“7”字形,所述第二連接體(15)呈“人”字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壓桿(14)、第二液壓桿(19)和第三液壓桿(23)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體(10)、第二連接體(15)、第三連接體(21)和第四連接體(24)相適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8)、固定盤(9)和第一連接體(10)采用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7.一種智能化園區網絡施工設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施工步驟如下:
S1:從大樓頂部將該發明裝置吊下;
S2:施工人員進入吊籃體(1)的內部,并開啟該發明裝置;
S3:光學攝像機(27)自動捕捉需要修補墻面的局部墻面信息圖片,同時將局部墻面信息圖片輸送至中央處理器;
S4:中央處理器對局部墻面信息圖片進行拼接,從而處理分析出整個墻面的孔洞分布情況;
S5:紅外線測距儀(29)測試孔洞與吊籃體(1)之間的相對距離,并且將測試結果輸送至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對孔洞位置進行計算并保存;
S6:施工人員手動按壓控制柜(5)上設置的控制鍵;
S7:系統自動控制吊籃體(1)至下一處孔洞位置,施工人員對孔洞進行修復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易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易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479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