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及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4738.3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8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丁一;宋士良;丁沛昊;代建勝;唐海波;史玉寧;王宇坤;仵軍紅;丁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和合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1/20;C12N1/16;C12N1/18;C02F3/34;C12R1/785;C12R1/69;C12R1/685;C12R1/73;C12R1/74;C12R1/865;C12R1/125;C12R1/1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鄭州銘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張鵬 |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處理 餐飲 油脂 廢水 微生物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餐飲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及處理方法。該微生物菌劑包括真菌和細菌,所述真菌包括魯氏毛霉、總狀毛霉、米曲霉、黑曲霉、解脂假絲酵母、熱帶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細菌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沼澤紅假單孢菌、球形紅假單孢菌、氧化亞鐵硫桿菌、嗜熱鏈球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該微生物菌劑對油脂的降解率可達90%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餐飲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及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餐飲油脂廢水是指飯店、賓館、單位食堂等飲食行業排放的含油潲水,包括淘米水、米湯、剩飯菜、魚刺、骨渣、瓜菜皮等。餐飲油脂廢水中主要成分是剩余食物和水,以動物脂肪類、淀粉類、食物纖維類等有機物,具有營養成分高、含水率高、油脂和鹽分含量高、易腐發酵發臭等特點。如不經處理進行排放,會嚴重影響周圍環境。
目前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主要方法是:首先對餐飲油脂廢水進行固液分離,再對液體部分進行油水分離,分離后廢油回收利用,廢水再進行后續處理。
廢水后續處理的方法有:①混凝法。采用復合新型混凝劑,將廢水經過混凝沉淀、砂濾以及活性炭吸附深度處理后,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二級排放標準。②生物法。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觸氧化法、膜-生物反應器法工藝處理廢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一級排放標準。生物法處理效果優于混凝法。上述廢水后續處理方法工藝復雜,處理成本高。
中國專利文獻CN102596112A公開了一種用于降解中國餐廚垃圾的微生物菌劑,該微生物菌劑包括蛋白質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脂肪降解菌和纖維素降解菌;其中蛋白質降解菌為放線菌和毛霉菌,淀粉降解菌為曲霉屬和酵母菌,脂肪降解菌為芽孢桿菌屬和假單胞桿菌屬,纖維素降解菌為木霉屬和青霉屬。中國專利文獻CN102433261A公開了一種餐廚垃圾除油復合菌,該復合菌包括綠色木霉、枯草芽孢桿菌、黑根霉、光合細菌、解脂假絲酵母、地衣芽孢桿菌、亞硝化毛桿菌和維氏硝酸細菌。中國專利文獻CN106399209A公開了一種降解高油脂餐廚垃圾的復合菌劑,包括地衣芽孢桿菌菌劑、黑曲霉菌劑、枯草芽孢桿菌菌劑、釀酒酵母菌劑和洋蔥假單胞菌劑。中國專利文獻CN110894477A公開了一種用于降解餐廚垃圾的復配菌劑,其包括解淀粉芽孢桿菌、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桿菌。
上述微生物菌劑雖均可一定程度上起到降解餐廚垃圾中的油脂的作用,但其對油脂的降解性能較差,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餐飲油脂廢水中的油脂降解難度大的問題。
本發明還提供給了一種餐飲油脂廢水的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處理餐飲油脂廢水的微生物菌劑,所述菌劑包括真菌或/和細菌,所述真菌包括魯氏毛霉、總狀毛霉、米曲霉、黑曲霉、解脂假絲酵母、熱帶假絲酵母、釀酒酵母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細菌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沼澤紅假單孢菌、球形紅假單孢菌、氧化亞鐵硫桿菌、嗜熱鏈球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真菌包括解脂假絲酵母和選自所述魯氏毛霉、總狀毛霉、米曲霉、黑曲霉、熱帶假絲酵母和釀酒酵母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細菌包括枯草芽孢桿菌和選自所述地衣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沼澤紅假單孢菌、球形紅假單孢菌、氧化亞鐵硫桿菌和嗜熱鏈球菌中的至少任意三種。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菌劑中真菌的含量為10-40wt%,細菌的含量為30-50wt%,余量為載體。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菌劑的活菌數≥1.0×109CFU/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和合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和合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47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