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防報警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4125.X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0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胡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天中消防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防 報警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防報警系統,其包括消防監控子系統、報警處理子系統、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實戰指揮子系統以及隊伍管理子系統,其中,所述報警處理子系統與消防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所述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與消防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所述實戰指揮子系統分別與報警處理子系統以及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所述隊伍管理子系統與實戰指揮子系統通信連接。本發明具有信息集中化、救援效率高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消防報警系統。
背景技術
“消防”一詞,起源于日本,在江戶時代開始出現這個詞。最早見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倉郡的《王人帳前書》,有“發生火災時,村中的消防就趕到”的記載。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詞開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最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跋馈币辉~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跋馈币辉~的出現,充分反應了當時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密切?;馂呐c消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命題,在各類自然災害中,火災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發生頻率很高的災害。這種災害隨著人類用火的歷史而伴生;以防范和治理火災的消防工作(古稱“火政”),也就應運而生。
公開號為CN1191762A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消防安全系統,具有通信裝置、無線火警自動報警裝置以及指揮中心計算機網絡,網絡外接指揮中心固定臺控制器,控制多臺指揮中心固定臺、消防中隊固定臺和用戶消防隊固定臺,通信裝置為集群無線通信網絡,指揮中心計算機網絡建有矢量化的電子地圖結合相應的地理位置、基本情況以及鄰近消防實力分布數據庫。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現有技術的集中化不夠,導致消防救援的指揮調度效率偏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信息集中化、救援效率高的消防報警系統。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消防報警系統,包括消防監控子系統、報警處理子系統、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實戰指揮子系統以及隊伍管理子系統,其中,
所述消防監控子系統用于實時監控轄區內危險信號,并生成消防報警信息;
所述報警處理子系統與消防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用于實時接收消防監控子系統所發送的消防報警信息;
所述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與消防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用于實時搜尋并接收轄區內待求救人員信息;
所述實戰指揮子系統分別與報警處理子系統以及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通信連接,用于實時接收報警處理子系統發送的消防報警信息以及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發送的待求救人員信息,并根據消防報警信息以及待求救人員信息生成相應的消防救援預案;
所述隊伍管理子系統與實戰指揮子系統通信連接,用于實時接收實戰指揮子系統發送的消防救援預案,并根據消防救援預案調度相應的消防救援人員以及消防救援設備實施消防救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所設置的消防監控子系統、報警處理子系統、求救人員監控子系統、實戰指揮子系統以及隊伍管理子系統,并且,消防報警信息在上述子系統之間進行傳輸,實現了統一業務系統平臺、業務數據集中、跨網數據開放性強、社會化聯網資源互聯共享以及系統集中化,通過完善現有消防營區的信息化模塊,而管控各消防部隊的在勤人員、車輛與裝備情況,并將數據傳輸至隊伍管理子系統,以在災情出現時,為快速調配消防力量提供有效依據。
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消防監控子系統采用監控終端實時監測,并根據監控終端狀態數據的異常情況判斷是否發生火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消防監控子系統通過監測監控終端所監測的數據是否大于監控終端本身所存儲的監測閾值來判斷火災是否發生,以免火災已經發生而沒有被監測到,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天中消防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天中消防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41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