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鼓槌石斛的規?;N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1921.8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7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張江涵 |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鼓槌 石斛 規?;?/a> 種植 方法 | ||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鼓槌石斛的規模化種植方法,包括:S1.根據鼓槌石斛的生長特性選好地塊,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雜草,整好地。S2?1.以分株苗作為栽培苗,苗間間隔為15?30cm。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澆透基質使基質充分吸水,連續7天。S3.進行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病蟲害防治。S4?1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時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莖枝,留下嫩莖讓其繼續生長。采時還必須留根部2個以上的節。S4?2將采回的莖株洗盡泥沙,去掉葉片及須根,分出單莖株。本發明可以使鼓槌石斛在大規模露天種植時達到90%以上的植株存活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材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鼓槌石斛的規?;N植方法。
背景技術
鼓槌石斛是草本植物。莖直立,肉質,紡錘形,長6-30厘米,中部粗1.5-5厘米,具2-5節間,具多數圓鈍的條棱,干后金黃色,近頂端具2-5枚葉。葉革質,長圓形,長達19厘米,寬2-3.5厘米或更寬,先端急尖而鉤轉,基部收狹,但不下延為抱莖的鞘。
現有的鼓槌石斛一般為野生,或者有少量的盆栽種植,大規模種植時植株存活率很低,缺乏足夠的種植經濟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鼓槌石斛的規?;N植方法,包括:
S1.選地、整地:根據鼓槌石斛的生長特性選好地塊,在鼓槌石斛移栽前栓去雜草,整好地。
S2.定植:
S2-1.以分株苗作為栽培苗,栽培時期為11月至翌年2月,苗間間隔為15-30cm。
S2-2.施肥管理:定植成活后施加促芽肥一次。
S2-3.定植成活后每天澆透基質使基質充分吸水,連續7天。
S3.田間管理,包括:除草管理、追肥管理、排灌管理。
S4.采收加工:
S4-1采收: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時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莖枝,留下嫩莖讓其繼續生長。采時還必須留根部2個以上的節。
S4-2加工:將采回的莖株洗盡泥沙,去掉葉片及須根,分出單莖株。
以石斛鮮品直接入藥的,采收后將須根、葉除凈,再用編織袋包裝,堆放于干燥通風處以待運輸或入藥。
以石斛干品入藥的石斛采收后將須根、枝葉除凈,先用濕沙貯存,蓋以薄席貯存,但應注意空氣流通,忌粘水而造成腐爛變質。加工時首先將石斛放入水中加少量石灰浸泡3-4天。之后用棕刷刷去莖稈上的膜質或殼。而后晾干水汽,用干稻草捆綁好,放到炕上,再用竹席蓋好,使不透氣。最后烘干后得到干品。
進一步的,以質量份數計,步驟S2-2所述促芽肥包括:氯化銨1-3份,滇黃精桿10-15份,腐熟豬糞100份。
進一步的,所述滇黃精桿經過下述處理后使用:首先將滇黃精桿切至1-3cm小段。然后將滇黃精小段桿于100-120℃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之后將干燥的滇黃精小段桿放入質量濃度為0.3-0.6%的尿素水溶液中浸沒浸泡48-52小時。最后取出滇黃精小段桿陰干待用。
進一步的,步驟S2-2所述施肥管理還包括:采用質量濃度為0.1%-0.3%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等比例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每半月噴施1次,噴施4次為止。
進一步的,步驟S3所述除草管理包括:定植成活當年和次年,每年4、6、9、11月各進行1次淺鋤除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普洱淞茂谷林下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19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