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20945.1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41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飛;孫玉梅;朱旭;陳啟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83/04 | 分類號: | C08L83/04;C08L91/06;C08L71/02;C08L23/12;C08K13/02;C08K5/20;C08K5/103;C08K3/22;C08K3/36;C08J3/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沈菊 |
| 地址: | 221300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生產 透明 高爽 聚丙烯 注塑 助劑 | ||
本發明屬于聚丙烯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包括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20~35份的復合爽滑劑、6~10份抗氧劑、3~10份復合抗靜電劑、2~5份氧化鋅、5~8份二氧化硅。本發明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通過各添加劑的協同作用,充分提高本發明的助劑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丙烯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
背景技術
聚丙烯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合成樹脂,聚丙烯在生產注塑料過程中融體與設備間存在的摩擦會降低熔體的流動性,增加能耗,生產的薄壁產品易粘模,并且摩擦和裝備使注塑料產生的靜電會導致機械手無法正常取件、碼放,影響生產效率。為提高注塑料的爽滑性一般會在原料中簡單得添加某一種爽滑劑和抗靜電劑,單一的助劑會有各自的優缺點,無法最大程度地提高聚丙烯的透明度和爽滑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提供了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和添加了該助劑生產的注塑料,具有較高的爽滑性和較低的霧度。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所述助劑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20~35份的復合爽滑劑、6~10份抗氧劑、3~10份復合抗靜電劑、2~5份氧化鋅、5~8份二氧化硅。
進一步的,所述復合抗靜電劑包括脂肪酸單甘油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丙二醇;
所述脂肪酸單甘油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丙二醇的質量比為1:1.5~2:0.1~0.3。
進一步的,所述復合爽滑劑包括乙撐雙油酸酰胺、二甲基硅油和蠟;
所述乙撐雙油酸酰胺、二甲基硅油和蠟的質量比為1:1~2:0.2~0.5。
進一步的,所述乙撐雙油酸酰胺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1)常溫下將油酸置于充滿氮氣的反應罐中,再加入催化劑和乙二胺,攪拌充分混合;
(2)混合均勻后,在氮氣氣氛下,升溫至185~188℃,反應7h,取固體蠟狀物,得乙撐雙油酸酰胺。
進一步的,所述乙二胺、油酸和催化劑的質量比為:1:8.5~9:0.04~0.05;所述催化劑為磷酸。
進一步的,所述助劑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組分:30份的復合爽滑劑、8份抗氧劑、5份復合抗靜電劑、3份氧化鋅、6份二氧化硅。
一種使用上述可用于生產高透明高爽滑性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助劑制備的聚丙烯透明注塑料,所述聚丙烯透明注塑料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1)母粒制備:按配比將所述助劑的各組分置于高速混合機內,再取聚丙烯粉料與所述助劑一同充分混合,在雙螺桿擠出機中進行熔融擠出造粒,得功能母粒。
(2)成品擠出:將母粒與聚丙烯混合,經擠出機擠出,再經水浴冷卻,切割成粒,得注塑料成品。
進一步的,步驟(1)所述助劑與所述聚丙烯粉料的重量比為1:1~5;步驟(2)所述母粒與聚丙烯的重量比為1:200~800。
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的復合爽滑劑可以改善抗氧劑等其他添加劑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程度,提高聚丙烯的透明度,降低材料的黃色指數,同時使其他添加劑的添加更為有效,減少抗氧劑與抗靜電劑的添加量,節約成本。
2、本發明的爽滑劑中的乙撐雙油酸酰胺提高本發明的注塑料在熔融擠出過程中的爽滑性,二甲基硅油的添加可以減少乙撐雙油酸酰胺的添加量,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增加了本發明被制成薄壁產品時的爽滑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未經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09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