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VOCs揮發性氣體吸收系統與吸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20937.7 | 申請日: | 2020-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47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崔云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云蘭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vocs 揮發性 氣體 吸收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VOCs揮發性氣體吸收系統,包括基座,基座的上方通過若干支柱固定支撐有圓球殼體,圓球殼體的內部為圓球狀的VOCs吸收腔,圓球狀的VOCs吸收腔內設置有VOCs吸收液,且VOCs吸收腔內設置有旋轉機構;本發明的整個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內都均勻充滿持續相互交織、旋轉、飛濺的吸收液水花,從而使流過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含VOCs的廢氣與吸收液水花大面積充分接觸,而且旋轉氣流增加了氣流行程,使吸收過程更加徹底,而雙通道結構進一步的增加吸收效率,從而使含VOCs的廢氣中的VOCs充分溶解吸收到吸收液中,從而起到凈化氣體的作用,降低最終排放的廢氣中的VOCs濃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與VOCs氣體吸收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VOCs氣體可以溶解在生物柴油、硅油、食用油、廢機油或煤油等溶劑中,進而上述溶劑可以作為吸收VOCs為有機氣體的吸收劑,現有的做法是在吸收塔中持續循環的以“雨”方式噴淋吸收劑,然后讓含有VOCs氣體的廢氣流過吸收塔,使含廢氣中的VOCs氣體部分溶解在吸收劑中;雨淋的方式的吸收效率比較有限,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吸收效率更高的結構。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VOCs揮發性氣體吸收系統與吸收方法。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VOCs揮發性氣體吸收系統,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通過若干支柱固定支撐有圓球殼體,所述圓球殼體的內部為圓球狀的VOCs吸收腔,所述圓球狀的VOCs吸收腔內設置有VOCs吸收液,且所述VOCs吸收腔內設置有旋轉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圓球殼體的左右兩端分別同軸心一體化連接有左筒狀殼體和右筒狀殼體,所述左筒狀殼體和右筒狀殼體內分別同軸心設置有左廢氣導入管和右廢氣導入管,所述左筒狀殼體與左廢氣導入管之間形成左廢氣導出通道,所述右筒狀殼體與右廢氣導入管之間形成右廢氣導出通道;
還包括左凈化氣體排放管和右凈化氣體排放管,所述左凈化氣體排放管和右凈化氣體排放管的下端分別垂直連通左廢氣導出通道和右廢氣導出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圓球殼體內部的左右對稱的左半球狀內殼體和右半球狀內殼體,左半球狀內殼體和右半球狀內殼體的球心均與所述圓球殼體的球心重合,所述左半球狀內殼體的外壁與所述圓球殼體內壁之間形成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所述右半球狀內殼體的外壁與所述圓球殼體內壁之間形成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
所述左半球狀內殼體與右半球狀內殼體之間的間距形成吸收液水花墜落通道;所述左半球狀內殼體與右半球狀內殼體所圍合的區域形成圓球狀初步吸收腔;所述左半球狀內殼體的左端同軸心一體化同軸心設置有左進氣筒,所述左進氣筒連通所述圓球狀初步吸收腔的左端;所述右半球狀內殼體的右端同軸心一體化設置有右進氣筒,所述右進氣筒連通所述圓球狀初步吸收腔的右端;所述左進氣筒通過第一軸承與所述左廢氣導入管旋轉套接;所述右進氣筒通過第二軸承與所述右廢氣導入管旋轉套接;
所述左廢氣導出通道連通所述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左端,所述右廢氣導出通道連通所述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右端;所述左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右端和右半球VOCs吸收通道的左端共同通過所述水花墜落通道連通所述圓球狀初步吸收腔的中部。
進一步的,所述左半球狀內殼體的右端內壁沿輪廓一體化設置有左環形壁,所述右半球狀內殼體的左端內壁沿輪廓一體化設置有右環形壁;所述左環形壁與右環形壁之間設置有摩擦輪,所述摩擦輪的軸線與豎向方向平行,所述摩擦輪的輪面同時與左環形壁和右環形壁的側壁滾動配合;所述摩擦輪的轉動會在滾動摩擦力的驅動下帶動所述左環形壁和右環形壁,從而使左半球狀內殼體和右半球狀內殼體做旋轉方向相反轉速相等的旋轉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云蘭,未經崔云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209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