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谷物產量圖異常數據檢測算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9647.0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0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熊迎軍;周俊;張保華;郭一帆;邵若芷;魏宇航;袁立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10/762 | 分類號: | G06V10/762;G06V10/764;G06V10/7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莫英妍;徐冬濤 |
| 地址: | 21009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谷物 產量 異常 數據 檢測 算法 | ||
1.一種谷物產量圖異常數據檢測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取谷物產量圖數據形成數據集,對數據集進行預處理,篩選出極異常值數據集合β2以及非極異常數據集合β1;具體包括:
步驟1-1:收割機在農田工作時采集獲得谷物產量初始數據集α={x0,x1,x2,...,xn},x0,x1,x2,...,xn分別為不同觀測點的產量數據集,計算谷物產量初始數據集α的標準值范圍[xmin,xmax];
步驟1-2:以觀測點地理位置的水平面上呈方形的局部空間來劃定每一個觀測點的空間鄰域,設a=4·xmax,判斷谷物產量初始數據集α={x0,x1,x2,...,xn}中的每一個元素是否包含在[b,a]區間內,若xi∈[b,a]則將該元素xi放入非極異常數據集合β1中,若則將該元素放入極異常數據集合β2中,其中xi∈{x0,x1,x2,...,xn};
步驟2:采用四鄰域法觀測指標對非極異常數據集合β1進行區域的劃分,分別獲取其較近鄰域及產量值中位數;
步驟3:采用八鄰域法觀測指標對非極異常數據集合β1進行區域的劃分,分別獲取其較遠鄰域及產量值中位數;
步驟4:將較近鄰域的產量值中位數與較遠鄰域的產量值中位數作為觀測點zi的新的非空間屬性數據,依次迭代獲取所有觀測點zi的新的非空間屬性數據,并形成數據集合γ;
步驟5:對數據集合γ中的數據進行DBSCAN密度聚類算法進行異常值檢測并生成可視化三維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產量圖異常數據檢測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包括:
步驟2-1:設收割機每隔時間t輸出某一觀測點的產量數據,收割機的行駛速度為v,獲取的空間上相鄰兩列產量數據的間距為d1,同一列產量數據上的相鄰兩數據點的空間距離d2=v×t;
步驟2-2:根據越近越相似原則,取非極異常數據集β1中的一觀測點zi為中心點,以zi為圓心、d1為半徑得到zi的較近鄰域,獲取該較近鄰域的數據集合μ1,計算數據集合μ1中的產量值中位數z0,設c0=zi-z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產量圖異常數據檢測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具體包括:
步驟3-1:取非極異常數據集β1中的一觀測點zi為中心點,以zi點為對角線交點得到長2d1、寬2d2的矩形區域,獲取該矩形區域的數據集合μ;
步驟3-2:根據越近越相似原則,該矩形區域內距離zi點最遠的距離為將該矩形區域的數據集合μ減去較近鄰域的數據集合μ1得到zi的較遠鄰域,獲取該較遠鄰域的數據集合μ2,計算數據集合μ2中的產量值中位數z1,設c1=zi-z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96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垃圾卸料系統
- 下一篇:顯微鏡、圖像處理系統及圖像處理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