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波消解罐及基于此罐的“在線”真空趕酸一體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9311.4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76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鳳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鳳鴻 |
| 主分類號: | G01N1/44 | 分類號: | G01N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5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波 消解 基于 在線 真空 一體化 系統 | ||
微波消解罐及基于此罐的“在線”真空趕酸一體化系統,本發明涉及微波消解技術領域;該系統中微波消解罐采用“氣動控制安全防爆閥”進行泄壓,內罐體為上寬下窄形罐體、所述的內罐體的上部外圍通過螺紋連接有外蓋,內罐體的上部內側設有內蓋,內蓋內設置有真空氣道,一號密封圈、外蓋和內蓋之間形成正壓密閉腔體,正壓密閉腔體與空氣壓縮控制系統相連;外蓋、一號密封圈、二號密封圈、三號密封圈、內蓋和內罐體之間形成真空密閉腔體,正負壓力分離接頭分別與空氣壓縮控制系統和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連接,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與真空控制系統連接。不用拆卸罐體進行“在線”真空快速趕酸,同時酸蒸汽經過冷凝收集,解決傳統趕酸直接排放到大氣里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波消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微波消解罐及基于此罐的“在線”真空趕酸一體化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微波消解儀已經在重金屬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目前的微波消解儀存在消解用酸消耗大,消解完之后趕酸操作繁瑣,耗時長的弊端。并且傳統趕酸直接排放到大氣里,對環境產生了極大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微波消解罐及基于此罐的“在線”真空趕酸一體化系統,在微波消解結束后,不用拆卸罐體進行真空快速趕酸,同時酸蒸汽經過冷凝收集,解決傳統趕酸直接排放到大氣里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含微波消解罐、空氣壓縮控制系統、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真空控制系統、正負壓力分離接頭、多罐氣路分配閥、管線接頭、真空管路、正壓氣體管路;所述的微波消解罐由外罐體和內罐體構成;所述的外罐體的內部設有內罐體;所述的內罐體為上寬下窄形罐體;所述的內罐體的上部外圍通過螺紋連接有外蓋,內罐體的上部內側設有內蓋,內蓋的上部設有薄片壓力傳感器;所述的外蓋與內蓋之間設有一號密封圈;所述的外蓋與內罐體的上端之間設有二號密封圈;所述的內蓋與內罐體的上端之間設有三號密封圈;所述的一號密封圈、外蓋和內蓋之間形成正壓密閉腔體,正壓密閉腔體通過正壓氣體管路與空氣壓縮控制系統相連;所述的外蓋、一號密封圈、二號密封圈、三號密封圈、內蓋和內罐體之間形成真空密閉腔體,真空密閉腔體通過真空管路與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真空控制系統相連;所述的內蓋內設有數個真空氣道,真空氣道的進口端設置于真空密閉腔體內,其出口端通過管線接頭與真空管路連接;所述的管線接頭設置在外蓋上;所述的真空管路的另一端連接有多罐氣路分配閥,多罐氣路分配閥與正負壓力分離接頭連接,正負壓力分離接頭分別與空氣壓縮控制系統和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連接,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與真空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的空氣壓縮控制系統由空氣壓縮機、壓力測量傳感設備、壓力顯示設備和軟件控制設備構成;軟件控制設備與空氣壓縮機連接,空氣壓縮機與壓力測量傳感設備連接,壓力測量傳感設備與壓力顯示設備連接。
所述的冷凝及酸蒸汽中和系統由制冷設備、冷媒、循環泵、冷凝器、接收瓶、中和裝置構成;冷媒設置于制冷設備中,制冷設備與循環泵連接,循環泵與冷凝器連接,冷凝器下端連接有接收瓶,冷凝器的抽真空口與中和裝置連接,制冷設備借助循環泵在冷凝器內循環從而對高溫酸蒸汽進行冷卻。
所述的真空控制系統由真空泵、真空機控制組件、真空度測量裝置、真空顯示組件和真空軟件構成;真空控制軟件與真空控制組件結合實現真空控制,真空控制組件與真空泵連接,真空泵與真空度測量裝置連接,真空度測量裝置與真空顯示組件連接。
所述的微波消解罐具備實時壓力顯示系統:內蓋上方的薄片壓力傳感器,可以通過內蓋傳遞的壓力,以及正壓密閉腔體的壓力,得知罐體內部的壓力,壓力傳感器采用薄片型的微傳感器,通過WIFI與壓力監測軟硬件組合,實現實時的壓力顯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鳳鴻,未經張鳳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93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