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裝置及其補水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7294.0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6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小冬;王宇;李昊軒;黃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25 | 代理人: | 孫彬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冷 系統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裝置及其補水方法,包括:一補水罐,用于暫存水;一補水主路,一端與補水罐連接,另一端與水冷卻系統上的水處理部的第一進水口連接,水處理部用于對水進行去離子化,并且去離子化后的水,由水處理部的第一出水口,經過穩壓部進入主冷卻部中;以及一補水輔路,連接在補水主路上,在補水罐中無水時,關閉補水主路,向補水罐中加入水;水由補水罐中,被補水主路輸送,進入水處理部中,被去離子化處理后,進入穩壓部中,再進入主冷卻部中;補水罐中沒有水時,關閉補水主路,由補水輔路向補水罐中加入水,補水罐中補滿水后,關閉補水輔路,重啟補水主路;從而克服了補水不方便,補水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功率電力電子設備的冷卻系統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裝置及其補水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功率電力電子設備的冷卻方式主要有風冷、油冷、水冷三種方式,其中水冷方式優勢比較明顯,風冷散熱效率遠低于水冷,且噪聲較大,而油冷又容易產生污染,所以水冷方式在電力電子行業得到了廣泛的的應用;
但是,目前水冷卻系統的形式上存在不足,通常需要人工將桶裝冷卻水加到補水罐中,或是另外增加一臺水泵將冷卻水抽到補水罐中,這兩種方法浪費人力物力,增加工程現場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裝置及其補水方法,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補水不方便,補水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裝置,包括:
一補水罐,用于暫存水;
一補水主路,一端與所述補水罐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水冷卻系統上的水處理部的第一進水口連接,所述水處理部用于對水進行去離子化,并且去離子化后的水,由所述水處理部的第一出水口,經過穩壓部進入主冷卻部中;
以及一補水輔路,連接在所述補水主路上,在所述補水罐中無水時,關閉所述補水主路,向所述補水罐中加入水。
進一步的:所述補水主路包括:一第一水管件,連接在所述補水罐上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進水口之間;
以及依次排布在所述第一水管件上的一第一常開球閥,一補水泵,一第二常開球閥和一第一單向閥。
進一步的:所述補水輔路包括:兩個第二水管件,一個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常開球閥和所述補水泵之間,用于連接一第一常閉球閥;
另一個所述第二水管件的一端連接在所述補水泵和所述第二常開球閥之間,另一端與所述補水罐上的第二進水口連接,并且連接一第二常閉球閥。
進一步的:所述穩壓部包括:一穩壓緩沖罐,所述穩壓緩沖罐上的第三進水口與所述水處理部的第一出水口連接,并且所述穩壓緩沖罐上的第三出水口與所述主冷卻部連接;
以及一氮氣瓶,連接在所述穩壓緩沖罐上。
進一步的:所述主冷卻部包括:一主管件,與被冷卻設備連接;
以及連接在所述主管件上的至少兩個主水泵和一水冷換熱器,用于形成循環冷卻水,對所述被冷卻設備循環冷卻;
所述主管件,通過一第三水管件與所述水處理部的第一進水口連接,并且通過一第四水管件與所述穩壓緩沖罐連接;
所述第三水管件上還設置有一第二單向閥;
所述第四水管件一端與所述穩壓緩沖罐上的第三出水口連接,另一端連接在所述主水泵的第四進水口和所述被冷卻設備之間。
一種用于水冷卻系統的補水方法,所述水由所述補水罐中,被所述補水主路輸送,進入所述水處理部中,被去離子化處理后,進入所述穩壓部中,再進入所述主冷卻部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72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