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格木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7135.0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4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蒙蘭楊;唐武;唐國強;余慧連;舒應東;黃雪芬;覃開展;鄧莉明;羅筱娥;周雯麗;吳遠媚;潘永光;韋旖旎;潘濤;黃永利;李云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30 | 分類號: | A01G2/30 |
| 代理公司: | 南寧眾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33 | 代理人: | 蘭亞君 |
| 地址: | 530107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格木 成活率 嫁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格木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接穗處理:截取長6?12cm,接穗帶有2?4個芽,然后將接穗基部切削成至少有一個斜面;(2)砧木處理:選取砧木,在有葉片處平整剪切,在剪口往下0.1?1cm的位置保留至少一張葉片,然后根據接穗的粗細,在砧木沒有葉子的一側,帶木質部垂直下切,切面長2?5cm;(3)結合: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4)綁扎。本發明格木的嫁接方法,其嫁接方法簡單,便于實施,嫁接的成活率高達80%。即使用本發明的嫁接方法,大大提高了格木嫁接的成活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格木種植栽培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提高格木成活率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術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為蘇木科(Caesal piniaceae)格木屬亞熱帶常綠高大喬木,主要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浙江、福建和臺灣等地,其木材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由于長期的過度利用和毀林開荒等,格木天然林資源已遭受嚴重破壞,被列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并作為漸危種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此,急需對格木天然林進行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而嫁接是目前林木種質資源異境保存最常用的方法。用通常的方法嫁接格木成活率較低,僅為10-20%。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格木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從而克服嫁接格木成活率低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格木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接穗處理:截取長6-12cm,接穗帶有2-4個芽,然后將接穗基部切削成至少有一個斜面;
(2)砧木處理:選取砧木,在有葉片處平整剪切,在剪口往下0.1-1cm的位置保留至少一張葉片,然后再根據接穗的粗細,在砧木沒有葉子的一側,帶木質部垂直下切,切面長2-5cm;
(3)結合:將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
(4)綁扎。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中的接穗為一年生枝條,側芽未萌芽或萌芽長度小于或等于1cm,穗條的直徑大于或等于0.4cm。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中切削接穗的基部呈扁楔形,在接穗沒有芽的一面削成一個長2-5cm平滑的長斜面,帶木質部,不要削去髓部,另一面削成長小于1cm的短斜面。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選取直徑0.5-2.5cm的莖干作為砧木。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中在剪口往下0.3-0.6cm的位置保留至少一張葉片。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3)中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接穗削面上端露白0.1-0.3cm。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格木嫁接時間為每年1-6月、10-12月,春季最佳。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嫁接綁扎后進行嫁接后管理,嫁接后管理包括病蟲害防護、解膜、抹芽和剪砧、和/或固定。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解膜為:當新芽將綁扎的塑料膜撐起時,在新芽出開口,讓新芽能舒展生長;當新芽長出4-5片葉子或長到40-60cm時,解開全部嫁接膜。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抹芽和剪砧為:嫁接后,觀察砧木萌芽情況,摘除砧芽;當砧木與接穗愈合后,切掉砧木與接穗結合處枯死的部分。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固定為:先將1-1.5m長的竿用繩子固定在砧木上,再將新梢用繩子固定在竹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未經南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71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