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瓷柱式斷路器檢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6916.8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8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娜;陳曉雷;尹鐵軍;殷向明;呂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如高高壓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瓷柱式 斷路器 檢漏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瓷柱式斷路器檢漏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首先在待檢漏的斷路器的支架上和操動機構的支架上塞入填充物;然后,將斷路器送入專用的檢漏系統中;在進行檢漏前,需要先對檢漏房內的SF6的濃度進行檢測,確保檢漏房復合檢漏標準后,關閉檢漏房上進風口與出風口,開始對檢漏房內的斷路器開始進行檢漏,一定時間后,結束檢漏,再將檢漏儀分別伸入檢漏房上的各個檢漏孔內進行檢測;檢漏結束后,將斷路器取出。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專用的檢漏系統的配合,從而實現了對斷路器的快速檢測,而且在檢漏前,會先對檢漏房內的SF6的濃度進行檢測,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斷路器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瓷柱式斷路器檢漏方法。
背景技術
高壓斷路器(或稱高壓開關)不僅可以切斷或閉合高壓電路中的空載電流和負荷電流,而且當系統發生故障時通過繼電保護裝置的作用,切斷過負荷電流和短路電流,具有相當完善的滅弧結構和足夠的斷流能力。高壓斷路器按滅弧接至,可分為油斷路器、空氣斷路器、真空斷路器、六氟化硫斷路器等。按操作性質,可分為電動機構、氣動機構、液壓機構、彈簧儲能機構、手動機構。按結構型式,可分為瓷柱式和罐式。罐式斷路器適用于高地震烈度、高寒高海拔、污穢較嚴重地區;瓷柱式適用于一般地區。按操作方式,可分為分相操作和三相機械聯動兩種。330kV及以上斷路器多采用分相操作型式,220kV斷路器可采用三相機械聯動或分相操作,110kV及以下斷路器多采用三相機械聯動。
瓷柱式斷路器是保證超高壓或特高壓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斷路器的斷口用瓷柱支撐在最頂端,瓷柱既作為絕緣用,也作為支撐件用。
瓷柱式斷路器通常都是以六氟化硫氣體作為內絕緣和滅弧介質,因此,在瓷柱式斷路器生產出來后,都需要對瓷柱式斷路器進行檢漏的檢測,以確保產品的合格。而傳統的檢漏方式,是在斷路器的外側套裝一個檢測袋,檢測袋內六氟化硫濃度,然后等待,12-24小時后看袋內六氟化硫濃度變化的幅度,從而來判斷斷路器是否發生泄漏。但是,這樣一種檢測方式,每個斷路器在進行檢測時都需要進行套袋、封口等多個操作,比較的繁瑣,而且對于套袋時廠房內六氟化硫濃度有要求,在六氟化硫濃度太大時套袋,檢漏儀無法準確識別出12-24小時后袋內濃度的變化。另外檢測袋本身存在泄露,就無確的判斷斷路器的泄露情況,導致檢測的結果不太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檢測方便、效率高、檢測結果準確的瓷柱式斷路器檢漏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瓷柱式斷路器檢漏方法,其創新點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S1 :在進行檢漏前,在待檢漏的斷路器的支架上和操動機構的支架上塞入填充物,從而將斷路器的相鄰的相柱之間、操動機構與操動機構支架之間均分隔開;
S2 :然后,將斷路器送入專用的檢漏系統中,所述檢漏系統包括一檢漏房,該檢漏房為一側端開口的空心長方體結構,檢漏房的開口側為進料側,在檢漏房的進料側還設置有電動卷簾門,電動卷簾門通過一卷簾門支架安裝在檢漏房上,且在卷簾門支架與檢漏房側壁之間還設置有密封條,所述卷簾門支架由安裝在檢漏房兩側的壓緊缸驅動壓緊在檢漏房的側端,通過電動卷簾門的啟閉實現檢漏房的進料側的啟閉,在檢漏房的上側端具有一進風口,進風口通過排氣管道連接至廠房的外側,下側端具有一出風口,在檢漏房的側邊具有一顯示區、一操作區,在檢漏房內還具有一斷路器放置托板,該放置托板固定在檢漏房內,所述檢漏房上還設置有數個檢漏孔,在各個檢漏孔上均塞有與之配合的密封塞;
在進行放置時,首先,將電動卷簾門打開,然后將斷路器送入斷路器放置托板上,再將電動卷簾門關閉,然后,由壓緊缸帶動卷簾門支架壓緊在檢漏房的側端,實現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如高高壓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省如高高壓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69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