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裝置和監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6529.4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33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衛;朱建海;邵雅男;張馳;汪斌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K26/00 | 分類號: | B23K26/00;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 地址: | 52383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監控 系統 渦輪 葉片 制造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裝置和監控系統,該監控系統包括第一服務器、第二服務器、多個傳感器以及多個加工設備,該方法包括實時采集多個加工設備中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接收多個傳感器實時采集的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將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以及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發送給第一服務器;接收第一服務器返回的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信息以及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根據待生產渦輪葉片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控制對應的加工設備對對應的所需物料進行加工以制造對應的渦輪葉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監控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裝置和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已通過飛秒激光精密加工技術已實現了渦輪葉片超精密低損傷制造,并在航空領域多家優勢單位取得重要應用。
然而現有的葉片加工的各個流程都高度依賴人工的監控,存在著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批量化生產需求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裝置和監控系統,用以解決現有的葉片加工的各個流程都高度依賴人工的監控,存在著生產效率低、無法滿足批量化生產需求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所述監控系統包括第一服務器、第二服務器、多個傳感器以及多個加工設備,所述第一服務器與所述第二服務器通信連接,所述第二服務器分別與每一所述傳感器以及每一加工設備通信連接,每一所述傳感器設置于一庫位中,所述方法應用于所述第二服務器,包括:實時采集所述多個加工設備中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接收所述多個傳感器實時采集的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將所述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以及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器;接收所述第一服務器發送的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信息以及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所述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信息以及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根據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以及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生成;根據待生產渦輪葉片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控制對應的加工設備對對應的所需物料進行加工以制造對應的渦輪葉片。
在上述設計的基于監控系統的渦輪葉片制造方法中,通過第二服務器實時監控渦輪葉片激光加工設備的實時狀態以及多個傳感器來監測物料庫存的實時狀態,進而對各設備的狀態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并且在對渦輪葉片進行加工時是基于反饋的各設備的實時狀態的來決定,以此有效解決現有的渦輪葉片加工得到各個流程都高度依賴人工的監控存在的效率低、無法滿足批量化生產需求的問題,進而實現各設備的實時監控,提高了生產效率,進而滿足批量化生產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可選實施方式中,在所述將所述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以及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器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每一加工設備的當前狀態信息生成第一可視化顯示界面,所述第一可視化界面中包括每一加工設備的狀態顯示;根據每一庫位的物料存儲信息生成第二可視化顯示界面,所述第二可視化顯示界面中包括每一庫位存儲狀態顯示。
在上述設計的實施方式中,將設備的核心關鍵參數實時真實的反映顯示,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更加直觀方便地監控自動化產線各設備的工作情況與調試數據監控,若設備出現故障,監控系統能夠快速追溯故障源,并能夠在手動調試時監控顯示調試數據。
在第一方面的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系統還包括機器人,所述第二服務器與所述機器人通信連接,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服務器發送的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信息以及所需加工設備的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獲取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信息對應的庫位位置以及所需加工設備對應的設備位置;控制所述機器人將每一待生產渦輪葉片對應的所需物料從對應的庫位位置搬運到對應的加工設備的設備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未經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65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