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高速航行體抗空化空蝕能力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5600.7 | 申請日: | 202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9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帥;胡振宇;張阿漫;韓蕊;王詩平;劉云龍;崔璞;劉念念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8 | 分類號: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高速 航行 體抗空化空蝕 能力 評估 方法 | ||
1.一種水下高速航行體抗空化空蝕能力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輸入待評估的水下高速航行體,設定氣核的初始半徑Rinitial,對水下高速航行體的幾何尺度與氣核的初始半徑Rinitial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取一組特征量對壓力、速度、速度勢、時間和密度進行無量綱處理,建立具有普遍意義的無量綱化系統和模型;
步驟2:建立已知邊界的均勻來流流場,將無量綱處理后的水下高速航行體模型置于該流場中;設定計數器i和最大計算次數,初始化i=0;
步驟3:獲取當前時刻無氣核的情況下,均勻來流流場中靜止的水下高速航行體表面的壓力分布;
步驟4:以水下高速航行體結構剖面中首端位置為原點,以距首端的無量綱軸向距離X為橫軸,以距首端的無量綱徑向距離R為縱軸,繪制無氣核的情況下,水下高速航行體結構剖面繞流表面壓力系數Cp曲線;
其中,P∞為流場中遠方來流的壓力;U0為流場中均勻來流的速度;ρ為流場中流體的密度;Pl是水下高速航行體受到的局部表面壓力,根據均勻來流中靜止的水下高速航行體表面的壓力分布獲取;
步驟5:獲取無氣核的情況下,水下高速航行體結構剖面繞流表面壓力系數Cp曲線中壓力系數Cp最小位置處的坐標(X0,R0),在該位置附近生成初始半徑為Rinitial的氣泡;
步驟6:令i=i+1,計算流場的擾動速度勢φd;
其中,p表示流場控制點;q表示邊界積分點;S包括所有流場邊界;n為邊界法向量,指向流場外為其正向;λ為p點觀察流場的立體角;G為格林函數;
步驟7:計算氣泡潰滅時產生的射流速度ui和第i次計算中氣泡的半徑Ri;
其中,Δtj為第j次計算與第j+1次計算之間的時間步長;Sb為氣泡的表面積;
步驟8:將計算得到的氣泡潰滅時產生的射流速度ui量綱化,判斷氣泡潰滅時產生射流的速度和方向;若射流速度大于20m/s,并且方向指向水下高速航行體結構,則判定產生嚴重的空蝕效應,水下高速航行體的抗空蝕能力不合格;
步驟9:判斷是否達到設定的最大計算次數或者已經產生射流抨擊,若未達到設定的最大計算次數且未產生射流抨擊,則返回步驟6;否則,執行步驟10;
步驟10:獲取計算結果中最大的氣泡半徑;若最大氣泡半徑小于2.5,則判定水下高速航行體的抗空化能力不合格;若最大氣泡半徑小于2.5,則判定水下高速航行體的抗空化能力合格,且最大氣泡半徑越小,抗空化性能越好;
步驟11:輸出水下高速航行體的抗空化空蝕能力評估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560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