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化爐前工作站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4922.X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5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莫軍紅;劉勤學;李君龍;王佳瑞;楊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吉元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4/08 | 分類號: | C22B4/08;C22B4/06;F27D3/15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 64103 | 代理人: | 孫彥虎 |
| 地址: | 753400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化 爐前工 系統 | ||
智能化爐前工作站系統,包括移動機構、堵爐眼機構、捅釬通氧機構、開爐眼機構,本方案設置有移動機構,實現堵爐眼機構、捅釬通氧機構、開爐眼機構在移動機構上方的前后、上下、左右移動,并將其輸送至指定位置,本方案還設置有堵爐眼機構、捅釬通氧機構、開爐眼機構,實現對爐眼的開眼、通氧、捅釬、封堵爐眼的自動化智能操作,該系統與現有生產工藝的無縫對接,大幅減少礦熱爐出爐難度,爐前不需操作人員值守,大幅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及其勞務成本,開堵爐眼效率及安全性明顯提高,用電成本顯著降低,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熱爐爐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化爐前工作站系統。
背景技術
硅錳、硅鐵合金冶煉礦熱爐在冶金行業中用量眾多,當前普遍采用開爐機實現開眼、堵眼,在冶煉流體流出過程中出現的熔渣經常堵流,為了保證冶煉流體正常流出,目前大多采用人工助流的形式,采用長鋼釬對爐眼進行往復抽拉,由于爐內高溫金屬液態流出,為保證人員安全,必須在原理爐口一定距離操作,來保證相對的安全性,而長距離的拖拽、抽拉動作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導致目前爐前工作人員在偏多,給企業帶來了很高的運營成本。
在開爐過程中,通常采用鐵管對爐眼內供氧,使爐眼內高溫區域逐步融化至液態流出,由于該操作過程在不足10cm的孔內進行,當氧氣進入后,高溫區域瞬間融化、燃燒會導致噴射式的向外濺射,對操作人員非常不安全,很容易造成人員受傷事故,給場內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多不可控因素。
硅錳、硅鐵合金冶煉礦熱爐現場,由于在金屬液態情況下,很難避免部分直接凝固成粉末狀,以浮塵形式存在于冶煉礦熱爐周邊,每次開爐過程中操作人員需長時間在冶煉礦熱爐周邊工作,大量的金屬粉末吸入會導致人員職業病。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針對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種智能化爐前工作站系統。
智能化爐前工作站系統,包括移動機構、堵爐眼機構、捅釬通氧機構、開爐眼機構,所述移動機構設置于爐眼一側預設的導軌上,所述堵爐眼機構設置于移動機構長度方向上表面一側,所述捅釬通氧機構設置于移動機構長度方向上表面另一側,所述開爐眼機構設置于移動機構上表面堵爐眼機構與捅釬通氧機構之間,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固定底板、支撐臺、第一水平移動單元、升降單元、第二水平移動單元,所述固定底板設置于爐眼一側預設的導軌之間,所述支撐臺設置于固定底板上表面一側,所述第一水平移動單元一端設置于固定底板一側,所述第一水平移動單元另一端設置于導軌上,所述升降單元一端設置于固定底板上表面端部一側,所述第二水平移動單元與升降單元另一端連接,所述堵爐眼機構包括軌道、套筒、推桿、第一支撐單元、第一滑動單元,所述軌道設置于第二水平移動單元長度方向上表面一側,所述套筒設置于軌道一端上方,所述推桿一端設置于套筒內部,所述推桿另一端延伸至軌道另一端上方,所述第一支撐單元設置于套筒與軌道一端之間,所述第一滑動單元一側與推桿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滑動單元另一側設置于軌道上,所述捅釬通氧機構包括第二支撐單元、第二滑動單元、夾緊單元、通氧單元、捅釬單元、第一傳動單元,所述第二支撐單元設置于第二水平移動單元長度方向上表面另一側,所述第二滑動單元設置于第二支撐單元的滑軌上,所述夾緊單元設置于第二滑動單元上表面,所述通氧單元設置于第二滑動單元上表面一側并與夾緊單元一側連接,所述捅釬單元設置于夾緊單元另一側,所述第一傳動單元一端設置于第二支撐單元一側,所述第一傳動單元另一端設置于第二支撐單元另一側內部,所述開爐眼機構包括第三支撐單元、第三滑動單元、開眼單元、第二傳動單元,所述第三支撐單元設置于第二水平移動單元長度方向上表面軌道與第二支撐單元之間,所述第三滑動單元設置于第三支撐單元的滑軌上,所述開眼單元設置于第三滑動單元一側,所述第二傳動單元一端設置于第三支撐單元一側,所述第二傳動單元另一端設置于第三支撐單元另一側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吉元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夏吉元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吉元君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492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分離式水壺
- 下一篇:基于眼球追蹤技術的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