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4280.3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5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俞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空間技術研制試驗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Q1/24 | 分類號: | C12Q1/24;C12Q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謹誠君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陸鑫;延慧 |
| 地址: | 10009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人 航天器 密封 微生物 監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包括:a.監測密封艙所處大氣環境中的微生物;b.監測密封艙內結構壁面上的微生物;c.監測密封艙內水環境中的微生物。根據本發明的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可以有效的監測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地面微生物水平,為采取相應微生物控制措施提供的依據。此外,本發明的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針對性強、實施性好。節約成本,安全可靠。能夠成功應用于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空間實驗室上,保證了航天員在軌安全飛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載人航天器載人環境防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載人航天器艙內為密封環境,有人長期飛行期間,微生物的風險逐漸顯現,其會在密封艙內的空氣、物體表面、液體中滋生,對航天員和航天器設備安全運行帶來影響,因此載人航天器需進行專門的控制,監測微生物水平是其中重要的控制手段。
載人航天器有人長期飛行期間,密封艙內的溫度、濕度、空氣等環境易滋生出微生物,對航天器結構材料、電子元器件等帶來腐蝕、降解等影響,從而對航天器運行帶來不良影響;其還會對食品、水等產生影響,產生有害物質,對航天員生命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措施,實施對微生物的實時監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微生物監測方法,包括:
a.監測密封艙所處大氣環境中的微生物;
b.監測密封艙內結構壁面上的微生物;
c.監測密封艙內水環境中的微生物。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監測方法通過對細菌采樣和真菌采樣進行,并且貫穿于載人航天器的AIT、發射場和回收場期間。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所述a步驟中,包括:
在AIT期間:
氣體采樣至少包含一個細菌樣本和一個真菌樣本;
氣體采樣時,需在載人航天器結構完整的最終狀態下進行;
氣體采樣時,需在載人航天器中的每個密封艙段進行氣體采樣,每個密封艙段至少包括一個采樣位置;
對氣源內氣體進行采樣。
在發射場期間:
氣體采樣至少包含一個細菌樣本和一個真菌樣本;
氣體采樣時,需在載人航天器中的每個密封艙段進行氣體采樣,每個密封艙段至少包括一個采樣位置;
對氣源內氣體進行采樣;
在載人航天器發射前15-20天完成氣體采樣;
在回收場期間:
在密封艙開艙門前完成返回艙內的大氣采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AIT期間還包括:
在密封艙內空氣狀態發生變化時,進行密封艙內氣體采樣;
在氣源狀態發生變化時,對氣源內氣體進行采樣;
艙內氣體采樣時間≤2小時。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所述b步驟中,包括:
在AIT期間:
壁面采樣包括在重要設備、經常操作設備和易滋生微生物部位的采樣,并且需包含載人航天器內的6-8個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空間技術研制試驗中心,未經北京空間技術研制試驗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42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試管分流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繩加工裝置、防盜繩生產設備及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