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真空下引銅鋯合金扁錠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3787.7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4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君鵬;劉琦;王群;高斌;梁相博;張青隊;梁建斌;王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斯瑞先進銅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04 | 分類號: | B22D11/04;C22C1/03;C22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棧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劉婷 |
| 地址: | 71007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下引銅鋯 合金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真空下引銅鋯合金扁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配料:按百分含量計,秤取所需原料;S2熔煉:將電解銅板裝爐,并在銅板熔化后依次加入覆蓋劑、銅鎂合金、鈦和稀土Re進行熔煉,熔煉完成后準備銅水出爐,銅水溫度保持在1200~1300℃;S3合金加入:中間包上用蓋板密封,并開啟加熱裝置,銅水出爐倒入中間包,銅鋯合金按照5~10%燒損量計算并間隔添加進中間包;S4連續鑄造:通過扁錠結晶器管材進行下引鑄造。本發明解決了銅鋯合金制備中不能采用連續加鋯的問題,在制備工藝上解決了鋯在基體中的均勻性難以保證的問題,使最終材料性能均勻,滿足制備要求,材料的可現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合金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非真空下引銅鋯合金扁錠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銅鋯合金是一種高導電中強度銅合金,它與無氧銅相同的導電率及強度、耐熱性的平衡優異的銅合金,其主要特性是,導電性及導熱性及其好,導電率達到95%IACS,具有相對于純銅高20%強度,耐熱性能優異,非磁性,廣泛的用于IC引線框架、晶體管用引線框架、各種半導體封裝散熱材料,汽車端子、連接器、接線盒、需要大電流的導電件等。
由于鋯在972℃時在銅中的溶解度是0.12wt%,在高溫下易氧化,收得率低在銅基體中分布不均勻,非真空加鋯技術是生產大噸位銅鋯鑄錠的關鍵,現在國內外普遍采用真空熔鑄銅鋯合金,但不能生產大噸位鑄錠,制約該合金批量化生產和使用。
現有的銅鋯合金生產方法是配料、裝爐、真空熔煉、真空澆鑄、冷卻出爐;采用真空感應熔煉、澆注生產幾百公斤鑄錠,單爐生產時間長,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不能滿足大鑄錠需求,而且真空爐不能采用連續加鋯,使得鋯在基體中的均勻性難以保證,最終材料性能不均勻,達不到要求;因此,現需要一種新型銅鋯合金的制備方法來優化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真空下引銅鋯合金扁錠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真空下引銅鋯合金扁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配料:按百分含量計,秤取所需原料,選取99%電解銅板、0.7%銅鋯合金、稀土Re0.1%、銅鎂合金0.2%、鈦0.01%,電解銅板、銅鋯合金、稀土Re、銅鎂合金以及鈦備用;
S2熔煉:將電解銅板裝爐,并在銅板熔化后依次加入覆蓋劑、銅鎂合金、鈦和稀土Re進行熔煉,熔煉完成后準備銅水出爐,銅水溫度保持在1200~1300℃;
S3合金加入:中間包上用蓋板密封,并開啟加熱裝置,銅水出爐倒入中間包,銅鋯合金按照5~10%燒損量計算并間隔添加進中間包,控制鋯含量在0.05~0.2%之間;
S4連續鑄造:通過扁錠結晶器管材進行下引鑄造,鑄造過程采用振動鑄造,振動頻率30~50次/分鐘;下引鑄造速度40~110mm/分鐘;采用結晶器水冷,冷卻水溫保持20~40℃,待鑄錠完全凝固后,關閉冷卻水。
上述制備方法,基于下引法鑄造為基礎對銅鋯合金扁錠進行制備,最大限度地增強鑄造型材的密度和精度,使成品內部沙孔控制在最低極限,避免縮孔或空洞的產生,同時解決了傳統銅鋯合金真空熔煉-金屬型澆鑄所存在的缺點:
1)單爐生產量幾百公斤鑄錠,單爐生產時間長,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不能滿足大鑄錠需求;
2)真空爐不能采用連續加鋯,使得鋯在基體中的均勻性難以保證,最終材料性能不均勻,達不到要求,材料的可實現性差;
從而實現非真空加鋯的制備技術,使所制備的銅鋯合金中鋯的收得率在銅基體中分布均勻,進而提高銅鋯合金的材料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中銅鋯合金中鋯含量為35~55%、銅鎂合金中鎂含量為10~2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熔煉的具體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斯瑞先進銅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斯瑞先進銅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378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腦認知技能移植的方法
- 下一篇:電機及其控制方法、裝置、設備和電機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