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輸送帶雙向自動糾偏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513642.7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4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政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政榮 |
| 主分類號: | B65G39/16 | 分類號: | B65G39/16;B65G2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盧楠 |
| 地址: | 01500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送帶 雙向 自動 糾偏 方法 | ||
1.一種輸送帶雙向自動糾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
通過在靠近尾輪的位置,在下輸送帶上方分別給左右兩側施加向下的側推力,使輸送帶左右雙向受力,側推力使輸送帶形變與尾輪失去90°的平衡角,旋轉中產(chǎn)生向左和向右的物理偏移力得到雙向自動糾偏力的方法;
通過在靠近頭輪的位置,在上輸送帶下方分別給左右兩側施加向上的側推力,使輸送帶左右雙向受力,側推力使輸送帶形變與頭輪失去90°的平衡角,旋轉中產(chǎn)生向左和向右的物理偏移力得到雙向自動糾偏力的方法;
所述側推力應用到尾輪下方時,因輸送帶沒有載料,很小的側推力即可讓輸送帶形變與尾輪結合,在旋轉中產(chǎn)生很大的自動糾偏力,所述糾偏方法可產(chǎn)生杠桿效應;
在靠近尾輪的下輸送帶上方的左右兩側分別施加向下的側推力,使下輸送帶左右雙向受力;或者,在靠近頭輪的在上輸送帶下方的左右兩側分別施加向上的側推力,使上輸送帶左右雙向受力;側推力使輸送帶形變,輸送帶旋轉中受到向左和向右的糾偏力能夠平衡物理偏移力,實現(xiàn)雙向自動糾偏;
通過兩側的兩個托輥分別施加在輸送帶(8)兩側的糾偏力實現(xiàn)對輸送帶(8)的雙向自動糾偏;
所述糾偏力的大小是可調的,通過對現(xiàn)場工況對輸送帶(8)所承受負載的重量、負載的落料角度進行計算,找到合適的傾斜角,保證輸送帶(8)所承受的跑偏力小于糾偏力;
所述的輸送帶雙向自動糾偏方法采用輸送帶自動糾偏裝置,輸送帶自動糾偏裝置包括:第一托輥(2)、第二托輥(3)、調節(jié)桿;所述第一托輥(2)和第二托輥(3)分別設置在輸送帶(8)的兩側,用于提供防止輸送帶(8)跑偏的側向壓力;所述第一托輥(2)、第二托輥(3)能夠在所述調節(jié)桿的帶動下偏轉;
輸送帶自動糾偏裝置還包括鋼架(9);鋼架(9)平行于輸送帶設置;調節(jié)桿包括第一調節(jié)桿(4)和第二調節(jié)桿(5);第一調節(jié)桿(4)和第二調節(jié)桿(5)均安裝在鋼架上;
第一調節(jié)桿(4)和第二調節(jié)桿(5)均垂直于鋼架(9),且能夠相對于鋼架(9)移動;第一調節(jié)桿(4)和第二調節(jié)桿(5)均為螺紋桿,且均與鋼架通過螺紋連接;
第一托輥(2)的一端與第一調節(jié)桿(4)的下端通過第一萬向節(jié)(6)連接;第二托輥(3)的一端與第二調節(jié)桿(5)的下端通過第二萬向節(jié)(7)連接;第一托輥(2)的另一端與鋼架(9)鉸接;第二托輥(3)的另一端與鋼架(9)鉸接;
第一托輥(2)包括:第一套桿(14)和第一托輥支架(15);
第一套桿(14)一端套設安裝于第一托輥支架(15),且第一套桿(14)能夠相對于第一托輥支架(15)滑移和轉動;
第二托輥(3)包括:第二套桿(16)和第二托輥支架(17);
第二套桿(16)一端套設安裝于第二托輥支架(17),且第二套桿(16)能夠相對于第二托輥支架(17)滑移和轉動;
旋轉第一調節(jié)桿(4)使其相對于鋼架(9)向下移動時:第一套桿(14)從第一托輥支架(15)中伸出,第一托輥(2)的長度伸長,且第一托輥(2)逆時針轉動,第一托輥(2)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減小,輸送帶(8)所受到的第一托輥(2)施加的左側糾偏力增大;第一調節(jié)桿(4)上移時,第一托輥(2)縮短同時順時針轉動,第一托輥(2)施加的左側糾偏力減小;
同理,第二調節(jié)桿(5)向下移動時,第二托輥(3)伸長且順時針轉動,輸送帶(8)所受的右側糾偏力增大;第二調節(jié)桿(5)向上移動時,則第二托輥(3)縮短且逆時針轉動,輸送帶(8)所受到的第二托輥(3)施加的右側糾偏力減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政榮,未經(jīng)楊政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364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膜片式阻隔器
- 下一篇:一種掛式空調外機廢水收集蒸發(f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