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齒輪磨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1535.0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83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名;高建波;陳邦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河凱華齒輪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F1/02 | 分類號: | B23F1/02;B23F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韓亞偉 |
| 地址: | 065400 河北省廊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磨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齒輪磨削裝置,包括:蝸桿,其用于與待磨削的齒輪嚙合,所述蝸桿的螺旋齒用于磨削所述齒輪的齒面;進給機構,其至少包括磁力驅動部件,所述進給機構至少利用所述磁力驅動部件所產生的磁力驅動所述蝸桿在徑向方向上向所述齒輪進給。本裝置利用磁力作為驅動源能夠以接觸力恒定的趨勢對齒輪的齒面實施磨削,這會使得齒輪的齒面更為光滑,而現有技術的裝置僅通過機械進給方式對齒輪進行磨削,其整個磨削過程中,接觸力不恒定,進而造成齒面不光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齒輪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磨削齒輪的齒面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通常利用蝸桿作為磨刀對如蝸輪之類的齒輪的齒面進行磨削,具體地,蝸桿與齒輪進行嚙合,蝸桿的螺旋齒用于伸入至齒輪的齒槽中以對齒面進行磨削。
如圖1所示,為能夠實現從齒面的徑向外側向徑向內側的逐步磨削,現有技術中,在蝸桿200的徑向上的外側設置進給機構300,該進給機構通常為機械傳動部件,例如,該進給機構為螺桿與螺母套的配合,螺桿轉動而驅動螺母套徑向的推抵蝸桿朝齒輪100方向徑向移動。
然而,利用機械傳動部件作為進給機構驅動蝸桿進給會導致如下問題:
微觀上,齒面在徑向上會出現不同的磨削輪痕,也就是說,被磨削后的齒面不夠光滑。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
螺桿的轉動與蝸桿的進給運動嚴格同步,而螺桿的轉動并不能達到無級狀態,即,螺桿多數為階段性的轉動,這導致蝸桿對不同徑向位置的齒面的材料去除量以及去除速度不同,進而導致齒面不夠光滑。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齒輪磨削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齒輪磨削裝置,包括:
蝸桿,其用于與待磨削的齒輪嚙合,所述蝸桿的螺旋齒用于磨削所述齒輪的齒面;
進給機構,其至少包括磁力驅動部件,所述進給機構至少利用所述磁力驅動部件所產生的磁力驅動所述蝸桿在徑向方向上向所述齒輪進給。
優選地,所述進給機構還包括彈性部件,所述進給機構將所述磁力驅動部件所產生的磁力傳遞給所述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借由所述磁力而產生用于驅動所述蝸桿的彈力。
優選地,所述進給機構還包括偏心機構,所述偏心機構包括:
受驅件,其固定在所述蝸桿的徑向上的一側;
偏心軸,其設置于所述受驅件的一側并與所述受驅件接觸;其中:
所述彈性部件利用彈力向所述偏心軸提供扭力。
優選地,所述齒輪磨削裝置還包括保持架;
所述保持架具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安裝板以及用于連接兩個所述安裝板的連接板;
所述蝸桿的兩端分別穿設兩個所述安裝板并能夠相對所述保持架轉動。
優選地,所述受驅件呈條形;所述受驅件固定在所述連接板的徑向上的外側;所述受驅件與所述偏心軸接觸的表面為一弧形面。
優選地,所述磁力驅動部件包括套設于所述偏心軸的端部的轉子以及套設于所述轉子外的定子,所述定子內裝設有電磁線圈,向所述電磁線圈通電以與所述轉子之間形成能夠提供扭轉力的磁力。
優選地,所述彈性部件為扭簧,所述扭簧套設于所述偏心軸上,所述扭簧的兩端分別連接至所述轉子和所述偏心軸上。
優選地,所述定子與所述偏心軸之間裝設有軸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河凱華齒輪有限公司,未經香河凱華齒輪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15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業多級水果處理設備
- 下一篇:一種口罩疊層復合過濾芯材結構及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