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1408.0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80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魯聰;褚漢;姚一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蔣昱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烯醇 聚酯 混雜 纖維 ecc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新型ECC材料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普通硅酸鹽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5.4份、聚乙烯醇纖維0.145?0.381份、聚酯纖維0.150?0.269份、水5.04?5.76份、減水劑0.092?0.108份。本發明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同時顯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進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備領域,特別是涉及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簡稱ECC)是一種基于細觀斷裂理論設計的高性能材料,在拉彎荷載下呈現出多縫開裂、應變硬化的特性,延性可達傳統混凝土的數百倍、普通FRC的數十倍、鋼筋的數倍,被譽為“可彎曲的混凝土”。同時,ECC可將極限荷載下的裂縫寬度控制在80μm以下,且具有自愈合能力。所以,ECC的推廣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滲透性能、抗開裂能力和抗震性能。目前,這種性能優異的材料已經被應用于高速公路伸縮縫、連梁、外墻保溫板等領域。
在ECC的推廣中,首要的問題是降低ECC的成本和提高ECC的拉伸穩定性。然而,無論是目前ECC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日本產K-II REC15聚乙烯醇纖維,還是國內廠商生產的聚乙烯醇纖維,都存在價格過高的問題。因此,采用價格較為低廉的聚酯纖維與聚乙烯醇纖維進行混雜來制備ECC材料,可顯著降低ECC的成本。同時,纖維的混雜存在著一定的混雜效應,可以改善單一纖維的力學性能,充分發揮多種纖維的優點,實現優勢互補。將聚乙烯醇纖維和聚酯纖維混雜起來,可以實現不同裂縫寬度下的協同橋接機制。裂縫寬度小于0.1mm時,聚酯纖維的橋接效率比聚乙烯醇纖維高;裂縫寬度在0.3mm左右時,聚乙烯醇纖維起主要橋接作用;當裂縫寬度大于1mm時,聚乙烯醇纖維基本喪失承載力,僅由聚酯纖維來提供橋接力。此外,如果使用再生料聚酯纖維,可以實現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減輕塑料垃圾填埋帶來的環境壓力。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同時顯著降低ECC材料的使用成本,促進高性能ECC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為達此目的,本發明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普通硅酸鹽水泥3.6-9.0份、粉煤灰9.0-14.4份、石英砂3.6-5.4份、聚乙烯醇纖維0.145-0.381份、聚酯纖維0.150-0.269份、水5.04-5.76份、減水劑0.092-0.108份。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普通硅酸鹽水泥為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燒失量不得大于5.0%,通過80μm方孔篩的篩余小于10.0%,初凝為1h,終凝時間為3h。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粉煤灰為I級F類低鈣粉煤灰,其中游離氧化鈣的質量含量<1%。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石英砂為80-100目規格,SiO2含量不小于99%。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高效減水劑,減水率為30%。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聚乙烯醇纖維極限拉伸強度為900-1100MPa,彈性模量不小于10GPa,直徑為40μm,長度為12mm。
作為本發明材料進一步改進,所述聚酯纖維包含新料聚酯纖維和再生料聚酯纖維,極限拉伸強度為400-900MPa,彈性模量不小于4GPa,直徑為20-40μm,長度為12-18mm。
本發明一種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聚乙烯醇-聚酯混雜纖維ECC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可以分為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14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