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鐵軌三維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1073.2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9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丁軍;吳金麟;沈君杰;尹杰;程熙琴;丁秀峰;宋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瑞捷軌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模塊化 校正 鐵軌 三維 檢測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鐵路安全運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鐵軌自動校正的的系統,特別是一種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鐵軌三維檢測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組裝及檢測。其主體結構包括有兩個用以檢測的檢測單元、一個用以支撐及連接的安裝支架、手操器,其中檢測單元的主體結構包括有走行機構、掃描機構、控制單元、水平檢測傳感器、供電單元、溫濕度傳感器,本發明一次檢測可以同時完成鐵軌幾何特征檢測,包括:軌高、軌距、軌廓等,同時也可以完成鐵軌相對大地幾何位置檢測,完成上述檢測同時本發明同步記錄檢測點地理坐標,用于追溯查找檢測記錄。其主體構思巧妙,結構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測量方便、快捷、準確,應用環境友好,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鐵路安全運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鐵軌自動校正的的系統及方 法,特別是一種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鐵軌三維檢測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組裝及檢 測。
背景技術:
鐵路運輸是我國主要交通方式之一。鐵軌性能狀態直接影響鐵路行車安全。 對鐵軌的幾何參數測量是檢定鐵軌性能參數重要依據之一。目前鐵路上最常用的 檢測手段為人工量具檢測,需要手動操作不同量具,且檢測結果直接受操作人員 水平影響,容易引入人工干擾。自動化檢測設備體積相對較大不便于人工轉運, 裝配、校準過程復雜,維護難度大。易于現場快速組裝的設備精度受裝配誤差影 響精度難以保證。未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CN20960577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 一種便于拆裝的軌道的輪廓檢測儀,卡位組件連接在檢測箱的底部,操作桿和顯 示屏之間為拆卸式連接且通過鎖緊件固定,手持桿連接在操作桿,操作桿相對于 轉換頭可沿豎直平面轉動且兩者之間為拆卸式連接,鎖緊件將轉換頭和接頭座固 定,接頭座和折疊座分別通過鎖緊件固定在連接桿,連接板分別和連接桿、檢測 箱之間可拆卸;雖然該輪廓儀能夠通過自身結構進行拆卸,組裝簡單,在鐵路檢 測時快速將檢測儀安裝在鐵軌,能夠便于裝置的拆卸,提高對鐵軌損傷的檢測效 果和效率。但是無法實現軌高、軌距、軌廓等多維數據的同時檢測。申請號為 CN201610813938.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精度的鐵軌幾何輪廓的檢測方法,采 用多個激光器和多個相機構建聯合測量系統,通過對測量系統的聯合標定及采集 數據的綜合處理,高精度獲取兩個無交疊的動態三維坐標系中鐵軌幾何輪廓特征 點。這種檢測設備安裝簡單靈活,檢測精度高,可同時標定出雙邊鐵軌的世界坐 標,有效的完成鐵軌幾何輪廓的三維檢測。本發明具有安裝簡單靈活,檢測精度 高,可同時標定出雙邊鐵軌的世界坐標等特點。但是該發明檢測作業負擔較重, 且人工操作容易引入誤差。申請號為CN106114553A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鐵路檢測車平臺晃動的光電動態測量方法,利用安裝在檢測車設備平臺上的多套鐵軌 位移精密光電測量系統聯合工作,可以得到鐵軌上多個點處的相對位移,實現軌 面和測量平臺相對位置和姿態信息動態測量。鐵軌位移精密光電測量系統由線激 光器、點激光器和攝像機組成,采用點激光位移測量技術與線激光位移輪廓三角 測量技術相結合的精密光電位移測量方法,測量激光點的精確位移,利用線激光 三角測量得到鐵軌截面輪廓,根據點激光與線激光的圖像關系確定激光點在軌面 輪廓上的位置。但是該發明在安裝時,安裝部件間容易留有配合間隙,裝配會引 入誤差,影響測量結果,同時測試設備較大不便于移動,安裝調試復雜。因此, 本發明尋求設計提供一種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鐵軌三維檢測系統,能夠有效解決 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文所述的缺陷,尋求設計一種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 鐵軌三維檢測系統,該系統能夠一次檢測可以同時完成鐵軌幾何特征檢測,包括: 軌高、軌距、軌廓等,同時也可以完成鐵軌相對大地幾何位置檢測,完成上述檢 測同時本發明同步記錄檢測點地理坐標,用于追溯查找檢測記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便攜式模塊化自校正鐵軌三維檢測系統通 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瑞捷軌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瑞捷軌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10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