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10965.0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3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剛;鄭愛芳;趙夢夢;李忠凱;李子鑫;王諾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慶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D3/00 | 分類號: | A61D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133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損傷 江豚 肢體 固定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其包括上部敞口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通過支架設置有沿水箱長度方向布置的兩條水平導軌,所述水箱內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擔架,所述兩條水平導軌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的自由端沿水箱的寬度方向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的擔架相匹配。本發明能夠對江豚進行肢體固定,體位舒適,便于開展后續研究、檢查等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物養殖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江豚肢體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江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科學考察顯示,活動范圍甚至能上溯到宜昌、洞庭湖和鄱陽湖一帶。江豚身體的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背脊上沒有背鰭,尾鰭較大,呈水平狀。
江豚養殖過程中,因養殖、檢查或研究需要,有時需進行肢體固定,作業過程中應防止其肢體大幅度移動,另外由于作業時間長,需要節約其體力,并防止皮膚干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一種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能夠對江豚進行肢體固定,體位舒適,便于開展養殖、檢查等研究活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包括上部敞口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通過支架設置有沿水箱長度方向布置的兩條水平導軌,所述水箱內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擔架,所述兩條水平導軌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的自由端沿水箱的寬度方向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的擔架相匹配。
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活動設置在水平導軌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設置有升降絲杠,還包括固定在升降絲杠兩側的左、右導桿,所述升降絲杠及左、右導桿上活動設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固定有左、右探桿,所述的固定裝置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探桿的自由端。
所述水平導軌與所述升降裝置之間還設置有鎖緊裝置,用于在水平方向對所述升降裝置進行定位。
所述的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操作人員轉動把手,升降絲杠自轉,此時升降板沿左、右導桿上升,左、右探桿隨之上升;
B、松開水平導軌與所述升降裝置之間的鎖緊裝置,沿水平方向將所有升降裝置推移至水平導軌末端,以騰出工位;
C、水箱內灌水至適量高度,待江豚放置在擔架上,整體放置在水箱內,擔架的擔桿放置在水箱兩端定位孔內;
D、沿水平導軌推移升降裝置,使多個升降裝置分別與江豚肢體的重要部位垂直方向對齊;然后通過鎖緊裝置將升降裝置在導軌上完成水平定位;
E、以毛巾、繩子或其他柔軟的綁縛物作為固定裝置,并將其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探桿的自由端;轉動把手,通過控制升降板沿左、右導桿下降,使得固定裝置下降,與擔架配合完成對江豚身體的固定;
E、依次操縱若干個升降裝置,對江豚的身體各部位完成限位。
本發明的優點體現在:A、通過多個各自獨立的升降裝置對江豚的身體分段固定,每個升降裝置均具備獨立的高度調節機構,從而使得固定可靠。B、江豚的體重主要由擔架支撐,同時水箱提供浮力支撐,升降裝置上的固定裝置也使用織物或纖維制備,江豚體感舒適,應激反應小,固定過程中對江豚無損傷。C、本裝置自帶有水,江豚身體大部分在水中,僅上表面皮膚裸露于空氣中,有利于防止皮膚干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無損傷式江豚肢體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慶師范大學,未經安慶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09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學保護膜生產加工用的切膜機
- 下一篇:交易緩存方法、設備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