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及中間車端底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10840.8 | 申請日: | 202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5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景鳳斌;王天宇;郭柏齡;尹洪旭;房祥飛;劉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F1/08 | 分類號: | B61F1/08;B61F1/10;B61G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張騰 |
| 地址: | 11602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速 列車 中間 底架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及中間車端底架結構,包括車鉤座板、立板、端梁、型材橫梁、牽引組成和補強立板,其中,所述車鉤座板的后部通過所述牽引組成連接所述型材橫梁,所述車鉤座板的前部通過所述立板連接所述端梁;所述車鉤座板的兩側通過補強立板連接中間車的底架邊梁。本發明車鉤受到的縱向力后通過牽引組成、型材橫梁及補強立板傳遞到鋁地板及邊梁上,車鉤座受到的力通過牽引組成、型材橫梁向后傳遞,通過補強立板橫向傳遞,通過立板和端梁的連接將一部分力傳到車體上;車鉤座前部通過立板和端板圍成腔型結構的車鉤箱用于車鉤的安裝,整體結構滿足強度要求。從而實現在空間有限的前提下提供一種能夠實現中低速磁浮列車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低速磁浮列車研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及中間車端底架結構。
背景技術
端底架作為整車的重要部件,端底架結構除了參加底架垂向承載外,在車輛運行中更主要還承擔車車鉤縱向力和橫向力的傳遞,將力均勻的傳遞至底架甚至車體上,底架結構上除了是車輛間縱向力的傳遞結構,同時還設置了車輛間的電氣及其他連接接口,因此端底架結構安裝結構復雜,需要具有足夠強度,能與底架很好的連接為一體,還需要合理設置相應的安裝接口。
由于磁浮行走機構的特殊性,導致中低速磁浮列車的底架設備布置與其他軌道車輛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留給端底架的空間有限,因此設計一種同時滿足車體強度要求及車鉤安裝要求的端底架結構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問題。
基于此,現有技術仍然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中間車端底架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空間有限而導致的現有的端底架結構無法同時滿足車體強度要求及車鉤安裝要求的技術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中間車端底架結構,包括:
車鉤座板、立板、端梁、型材橫梁、牽引組成和補強立板,其中,
所述車鉤座板的后部通過所述牽引組成連接所述型材橫梁,
所述車鉤座板的前部通過所述立板連接所述端梁;
所述車鉤座板的兩側通過補強立板連接中間車的底架邊梁。
進一步地,所述型材橫梁設置為與所述中間車的地板連接且位于同一平面。
進一步地,還包括上蓋板,所述車鉤座板的上端連接所述上蓋板的底部,所述上蓋板的后端連接所述型材橫梁。
進一步地,所述牽引組成為兩個,兩個所述牽引組成的前端分別連接所述車鉤座板的后部兩側、且與所述車鉤座板呈角度地對稱設置;
兩個所述牽引組成的上端連接所述上蓋板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補強立板的上端連接所述上蓋板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立板為兩個,兩個所述立板的后端分別連接所述車鉤座板的前部兩側,且與所述車鉤座板呈角度地對稱設置;
兩個所述立板的上端連接所述上蓋板的底部。
進一步地,還包括前端板,兩個所述立板的前端連接所述前端版的后部,所述前端板的前部連接所述端梁。
進一步地,所述前端板、所述立板和所述車鉤座板圍成腔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前端板上設置有供車鉤通過的開口。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中低速磁浮列車,包括上述的中間車端底架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108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