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01844.X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7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偉;雷利鋒;張閣;施艷萍;鐘玉華;張黎;李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銀川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7/00 | 分類號: | A01G27/00;A01C23/00 |
| 代理公司: | 金昌錦科標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王園園 |
| 地址: | 750000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面 潮汐 灌溉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屬于農作物灌溉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苗床設置和苗床灌溉這兩個步驟來實現地面潮汐式灌溉。本發明的地面潮汐式灌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能直接實現水肥一體化和回收利用,本發明是在溫室內原有地面的基礎上通過平整,壓實,覆蓋材料和水肥一體化設施通過管道連接后形成大面積平整苗床,實現地面式潮汐灌溉苗床,提高水肥綜合利用率,便于大批量進行水肥澆灌和使用。本發明的地面潮汐式灌溉中在同一間溫室可以形成多個苗床區域,分開控制,和水肥一體化設施結合實現水肥高效利用和回收利用,不污染環境,可持續利用,地面苗床制作簡單,材料易得,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灌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
背景技術
潮汐式灌溉系統是基于潮水漲落原理而設計的一種高效節水灌溉系統,它適用于各類盆栽植物的種植和管理,可有效提高水資源和營養液的利用效率。潮汐式灌溉主要分為兩類,地面式和植床式。地面式潮汐灌溉系統是在地表砌一個可蓄水的苗盤裝水池,在其中分布若干出水孔和回水孔。潮汐灌溉系統具有調整營養液pH值和各種養分濃度的設備,為免營養液過度污濁增加介質的過濾系統和消毒系統。工廠化快速扦插繁育種苗是目前應用很普遍的育苗方式之一,尤其對于種苗生產企業利用地面空間和實現水肥一體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使用苗床時需要對地面進行大面積硬化,不符合國家對于溫室設施用地的政策要求,因此在不改變農用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對地面進行改造,形成地面潮汐式灌溉床很有必要。
經現有文獻檢索發現,中國專利號CN103253489A,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公開了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該發明采用端面邊框,側邊框,端部支撐,橫梁制作潮汐式灌溉苗床框架。該發明所需要的成本較高,灌溉后農作物的產量也不夠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使用成本,增加農作物產量的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
一種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所述包括如下步驟:
1)苗床設置:在苗床的上部設置排水溝槽,在排水溝槽的上部設置進水管,利用進水管輸入水,使其流入到大田中,對大田進行灌溉,在進水管的一側設置控制閥對輸入水量進行控制;
2)苗床灌溉:在苗床位置和范圍確定后,在其上鋪設土工布、農膜和園藝地布,待盆栽植物擺放于苗床上后,給盆栽植物進行施肥處理,通過配肥器將肥料施給植物,通過循環泵給進水管和配肥器供水,施肥后遺漏到苗床外的水肥流入到水肥回收池中,多余的水會通過回水管進行回流,完成水肥的二次灌溉。
進一步地,所述施肥量為植物澆水量的5%~10%。
進一步地,所述回水管回流時需要進行過濾操作,并采用紫外線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地面潮汐式灌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能直接實現水肥一體化和回收利用,本發明是在溫室內原有地面的基礎上通過平整,壓實,覆蓋材料和水肥一體化設施通過管道連接后形成大面積平整苗床,實現地面式潮汐灌溉苗床,提高水肥綜合利用率,便于大批量進行水肥澆灌和使用。
2)本發明的地面潮汐式灌溉中在同一間溫室可以形成多個苗床區域,分開控制,和水肥一體化設施結合實現水肥高效利用和回收利用,不污染環境,可持續利用,地面苗床制作簡單,材料易得,不使用金屬部件,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地面潮汐式灌溉的方法的灌溉施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銀川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未經銀川愛必達園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18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