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連續幀的3/4碼率的編、譯碼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00787.3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06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郭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潤科通用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M13/29 | 分類號: | H03M13/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林哲生 |
| 地址: | 10019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連續 譯碼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基于連續幀的3/4碼率的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編碼端,所述方法包括:
對原始數據流進行1/2碼率的卷積編碼,得到第一編碼數據;
將所述第一編碼數據緩存到第一隊列中;
控制所述第一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所述第一隊列中的所述第一編碼數據進行并串轉換時讀寫同步,得到第二編碼數據;其中,控制第一隊列的讀速率為寫速率的2倍;
將所述第二編碼數據緩存到第二隊列中;
控制所述第二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所述第二隊列中的所述第二編碼數據進行打孔刪除和串并轉換時讀寫同步,完成3/4碼率的卷積編碼,得到第三編碼數據;其中,控制所述第二隊列讀寫速率的比值為1/3;
將所述第三編碼數據進行調制、插值和濾波處理后發送到譯碼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所述第二隊列中的所述第二編碼數據進行打孔刪除和串并轉換時讀寫同步,包括:
根據預設打孔序列,控制第一計數器輸出與所述第二編碼數據相對應的寫使能;
控制所述第二隊列讀寫速率的比值為1/3,根據所述第二編碼數據對應的寫使能的值對所述第二隊列中的所述第二編碼數據進行打孔刪除和串并轉換。
3.一種基于連續幀的3/4碼率的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譯碼端,所述方法包括:
對編碼端輸出的編碼數據進行濾波、解調和同步處理,得到第一待譯碼數據,所述編碼數據是編碼端利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連續幀的3/4碼率的編碼方法得到的;
將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緩存到第三隊列中;
控制所述第三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所述第三隊列中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進行多路并行補零時讀寫同步,得到多路第二待譯碼數據;其中,控制第三隊列的讀寫速率的比值為3/2;
分別對每路所述第二待譯碼數據進行重映射,得到每路第三待譯碼數據;
將每路所述第三待譯碼數據分別緩存到相應的譯碼隊列中;
分別控制每個所述譯碼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每個所述譯碼隊列中的所述第三待譯碼數據進行串并轉換時讀寫同步,得到每路第四待譯碼數據;其中,控制每個譯碼隊列的讀速率與寫速率相同;
分別對每路所述第四待譯碼數據進行軟譯碼,得到每路的譯碼結果;
分別對每路的譯碼結果進行誤比特檢測,并將誤比特率最小的一路信號確定為最終譯碼輸出比特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編碼端輸出的編碼數據進行同步處理,包括:
將所述編碼端輸出的編碼數據進行濾波和解調處理后,緩存到第四隊列中;
控制所述第四隊列的讀速率與寫速率相同,使所述第四隊列輸出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的速率與編碼端輸出的編碼數據的速率同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四隊列的讀速率與寫速率相同,包括:
對所述第四隊列中可讀數據進行計數;
當所述第四隊列中可讀數據的數量大于預設值時,控制所述第四隊列的讀速率與寫速率相同,使對所述第四隊列中的數據進行并串轉換后輸出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的速率與編碼端輸出的編碼數據的速率同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三隊列的讀寫速率,使對所述第三隊列中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進行多路并行補零時讀寫同步,得到多路第二待譯碼數據,包括:
根據打孔序列,確定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輸入所述第三隊列的多種可能形式;
控制第二計數器輸出多種補零使能,每種補零使能與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輸入所述第三隊列的每種可能形式一一對應;
控制所述第三隊列的讀寫速率的比值為3/2,分別根據每種補零使能對所述第三隊列中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進行并行補零,使對所述第三隊列中的所述第一待譯碼數據進行多路并行補零時讀寫同步,得到多路第二待譯碼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映射的規則為:在非補零的位置,1對應111,0對應011;在補零的位置,0對應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潤科通用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潤科通用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078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