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點入簇方法、系統、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00545.4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119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程剛;趙文東;王源野;鄒貴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10 | 分類號: | H04W40/10;H04W40/20;H04W4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羅建民;杜丹丹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點 方法 系統 終端設備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1.一種節點入簇方法,其特征在于,網絡中的節點分為當選簇頭的簇頭節點和未當選簇頭的普通節點,所述方法包括:
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
基于計算結果,分別篩選出每個普通節點與所有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最小的簇頭節點;以及,
分別將每個普通節點加入與其入簇閾值最小的簇頭節點所在的簇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分別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之前,還包括:
分別獲取各個簇頭節點當選簇頭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簇頭節點的位置、剩余能量以及中心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包括:
分別獲取每個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和中心度;
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距離;以及,
基于每個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和中心度以及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距離,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根據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Pc表示普通節點與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di-CH表示普通節點與簇頭節點的距離,dmax表示網絡中任意兩個存活的節點之間距離的最大值,E0表示簇頭節點的初始能量,Ecur表示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Cmax表示網絡中所有節點的中心度最大值,Ccur表示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中心度。
5.一種節點入簇系統,其特征在于,網絡中的節點分為當選簇頭的簇頭節點和未當選簇頭的普通節點,所述系統包括:
計算模塊,其設置為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
篩選模塊,其設置為基于計算結果,分別篩選出每個普通節點與所有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最小的簇頭節點;以及,
入簇模塊,其設置為分別將每個普通節點加入與其入簇閾值最小的簇頭節點所在的簇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獲取模塊,其設置為在計算模塊計算入簇閾值之前分別獲取各個簇頭節點當選簇頭的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包括簇頭節點的位置、剩余能量以及中心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模塊,包括:
獲取單元,其設置為分別獲取每個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和中心度;
第一計算單元,其設置為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距離;以及,
第二計算單元,其設置為基于每個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和中心度以及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距離,分別計算網絡中各普通節點與每個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模塊,根據以下公式得到:
其中,Pc表示普通節點與簇頭節點之間的入簇閾值,di-CH表示普通節點與簇頭節點的距離,dmax表示網絡中任意兩個存活的節點之間距離的最大值,E0表示簇頭節點的初始能量,Ecur表示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剩余能量,Cmax表示網絡中所有節點的中心度最大值,Ccur表示簇頭節點在當前時刻的中心度。
9.一種終端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計算機程序,當所述處理器運行所述存儲器存儲的計算機程序時,所述處理器執行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節點入簇方法。
10.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所述處理器執行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節點入簇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054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