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500301.6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30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莊登祥;朱帆;薛晶晶;王俊平;呂雷兵;于寧;許昕;劉備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40 | 分類號: | H04L9/40;H04L9/06;H04L12/40;H04W12/03;H04W12/04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馬曉亞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數據 安全 傳輸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和裝置,涉及自動駕駛和智能車聯技術領域。具體實現方案為:發送端檢測到待發送的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一索引;根據第一索引從預設的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一密鑰;基于第一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報文進行加密,得到加密報文;通過通信鏈路發送加密報文。接收端接收到加密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二索引;根據第二索引從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二密鑰;基于第二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加密報文進行解密,得到報文。該實施方式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實施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自動駕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自動駕駛能力日益滿足應用,市場對自動駕駛車安全要求必定極高。尤其是在涉及客運應用場景,比如自動駕駛公交車。自動駕駛車安全不僅包括功能安全,還包括信息傳輸安全。但是自動駕駛車的通信鏈路,特別是CAN(Controller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網絡)存在漏洞,一旦攻擊者獲得控制器的訪問權限,便可發送偽造報文使自動駕駛車脫離正常行駛狀態,造成極大風險。如何保證通信鏈路傳輸安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裝置、設備以及存儲介質。
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包括:響應于檢測到待發送的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一索引;根據第一索引從預設的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一密鑰;基于第一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報文進行加密,得到加密報文;通過通信鏈路發送加密報文。
根據本公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包括:響應于接收到加密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二索引;根據第二索引從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二密鑰;基于第二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加密報文進行解密,得到報文。
根據本公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裝置,包括:獲取單元,被配置成響應于檢測到待發送的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生成單元,被配置成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一索引;查詢單元,被配置成根據第一索引從預設的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一密鑰;加密單元,被配置成基于第一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報文進行加密,得到加密報文;發送單元,被配置成通過通信鏈路發送加密報文。
根據本公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裝置,包括:獲取單元,被配置成響應于接收到加密報文,獲取當前的狀態信息;生成單元,被配置成基于狀態信息生成第二索引;查詢單元,被配置成根據第二索引從共享密鑰本上查詢第二密鑰;解密單元,被配置成基于第二密鑰采用對稱加密算法對加密報文進行解密,得到報文。
根據本公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安全傳輸的系統,包括:發送端,被配置成執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項的方法;接收端,被配置成執行第二方面中任一項的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存儲器存儲有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項的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存儲有計算機指令的非瞬時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計算機指令用于使計算機執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項的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根據第一方面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技術解決了數據傳輸過程中被篡改的問題,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公開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開的范圍。本公開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03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