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以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500036.1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9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朋;葉靜;冉偉;陳寧淵;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科筑創品建筑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38 | 分類號: | G01N33/38;G01N11/00;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誠兆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鄧勇 |
| 地址: | 550000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混凝土 坍落度 測試 設備 以及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坍落度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以及方法,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裝置人為誤差比較大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測試機構和數據處理機構;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放置板、放置在放置板頂部坍落筒和兩個固定在放置板頂部的支撐板,兩個所述支撐板的外部均滑動套設有升降框,坍落筒位于兩個支撐板之間,兩個升降框與坍落筒的兩側外壁之間均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本發明結構合理,操作簡單,在測試混凝土坍落度的過程中取代了人為提升坍落筒的過程和測量混凝土高度的過程,降低了人為操作產生的誤差,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測試數據更加的準確,易于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坍落度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以及方法。
背景技術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體來說就是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動性和粘聚性。
目前在測試混凝土的坍落度的時候,都是認同人工將坍落筒向上提起,這種操作的方式人為造成的誤差比較大,不同的人可能測試的數據不相同,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以及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以及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裝置人為誤差比較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設備,包括測試機構和數據處理機構;
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放置板、放置在放置板頂部坍落筒和兩個固定在放置板頂部的支撐板,兩個所述支撐板的外部均滑動套設有升降框,坍落筒位于兩個支撐板之間,兩個升降框與坍落筒的兩側外壁之間均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測試機構還包括兩個安裝在放置板頂部用于提升兩個升降框升降的提升機構,其中一個所述支撐板靠近坍落筒的一側外壁上安裝有紅外線掃描裝置;
所述數據處理機構包括操作臺和放在操作臺上的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提升機構和紅外線掃描裝置均與數據處理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提升機構由電機、連接板、螺紋柱和頂板組成,電機安裝在放置板的頂部,電機的輸出軸的一端與螺紋柱的一端傳動連接,頂板固定在支撐板遠離坍落筒的一側外壁頂部,所述螺紋柱的另一端與頂板的底面轉動連接,所述連接板套設在螺紋柱的外部與螺紋柱螺紋連接,且連接板的一端與升降框的一側外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提升機構的外側均罩設有防護罩,防護罩固定在支撐板的外壁上。
優選的,所述升降框與支撐板相吻合。
優選的,所述數據處理裝置由顯示器和電腦主機組成,紅外線掃描裝置和電機均與電腦主機通過數據線電性連接。
優選的,一種智能混凝土坍落度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潤濕工具,先將坍落筒和需要用到的攪拌桿;
S2、攪拌混凝土試樣,將待測試的混凝土試樣用攪拌桿攪拌均勻;
S3、填充混凝土試樣,將攪拌均勻的混凝土試樣分三層填充進坍落筒的部,每層裝填的高度約占坍落筒高度的三分之一,每層用攪拌桿沿螺旋線由邊緣至中心插搗多次,不得沖擊,各次插搗應在界面上均勻分布,插搗坍落筒邊混凝土試樣時,攪拌桿可以稍稍傾斜,插搗底層時,攪拌桿應貫穿整個深度,插搗其他兩層時,應插透本層并插入下層約20mm~30mm;
S4、刮平混凝土試樣,裝填結束后,用鏝刀刮去多余的拌和物,并抹平坍落筒的筒口,清除坍落筒底周圍的混凝土;
S5、提升坍落筒,打開數據處理裝置,然后通過數據處理裝置同時啟動兩個電機正轉,兩個電機正轉帶動兩個連接板上升,從而帶動兩個升降框同步上升,最終使得坍落筒向上提升,整個提升坍落筒的時間控制在5-10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科筑創品建筑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科筑創品建筑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5000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