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減縮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99552.7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38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顧本慶;邵強;鐘開紅;唐孟雄;胡賀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83/06 | 分類號: | C08F283/06;C08F222/06;C08F220/58;C04B28/00;C04B24/26;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吳澤燊;盧頌昇 |
| 地址: | 51044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減縮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發明涉及一種有機減縮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混凝土應用技術領域。該有機減縮劑由以下摩爾比的原料制備而成: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單油酸酯:馬來酸酐:N?羥甲基丙烯酰胺:過氧化苯甲酰:鏈轉移劑=1:(0.3?2):(0.3?1.5):(0.05?0.15):(0.01?0.1):(0.01?0.2)。該有機減縮劑具有降低收縮的功能,用于混凝土中可降低混凝土的收縮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另外,由于減縮劑中含有油酸基團和酰胺基團,使得混凝土粘度降低,漿體柔軟,便于振搗和氣泡的排出,從而使得預制構件拆模以后具有較高的表觀光潔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有機減縮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家高鐵、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加快以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裝配式建筑優惠政策,混凝土預制構件在全國各地取得了飛速得發展。與現澆混凝土相比,預制構件具有以下技術優勢:1.施工速度快;2.人力成本低;3.施工綠色環保;4.質量可控性好;5.經濟效益高。同時,預制構件的集中統一生產,提高了工程整體的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現場的作業面,節約了施工空間。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原材料尤其是砂石的含泥量、石粉含量的變化等造成的材料的復雜多變,使得混凝土的生產質量難以控制,嚴重者甚至影響到了混凝土的耐久性,致使預制構件的使用壽命縮短。
當前預制構件混凝土為了提高拆模強度,很多都降低水膠比,增加水泥用量的方式,一方面會導致混凝土粘度大,坍落度損失快;另一方面,水泥用量的增加使得硬化混凝土更容易出現化學收縮等導致混凝土后期產生微裂紋,嚴重影響混凝土預制構件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再者,在鐵路、公路、市政等工程中,混凝土預制構件成品的表觀裝飾程度低,甚至不進行相關的裝飾,這要求混凝土預制構件拆模之后具有較高的表觀光潔度,但當前預制構件的生產中,由于混凝土的粘度大,導致氣泡不易排出,從而使得混凝土構件在拆模以后表面經常出現大大小小的孔洞和振搗不密實引起的空位,使得構件表觀不夠致密光滑,嚴重影響預制構件的表觀光潔度。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有機減縮劑,采用該有機減縮劑制備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較高的初始坍落度,便于施工布料。同時,混凝土中加入降低收縮功能的有機減縮劑,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縮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有機減縮劑,由以下摩爾比的原料制備而成:
上述有機減縮劑,可有效發揮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空間位阻作用,同時引入的聚乙二醇單油酸酯使得減縮劑具有較低的表面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孔結構的空壓,從而使其具有了降低收縮的功能,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收縮開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另外,由于減縮劑中含有油酸基團和酰胺基團,使得混凝土粘度降低,漿體柔軟,便于振搗和氣泡的排出,從而使得預制構件拆模以后具有較高的表觀光潔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鏈轉移劑的摩爾份比為0.08-0.2。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數均分子量為1000-160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鏈轉移劑為巰基乙酸、巰基乙醇、巰基丙酸、十二烷基硫醇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的有機減縮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聚乙二醇單油酸酯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過氧化苯甲酰,加熱反應,得溶液A;
2)將馬來酸酐、N-羥甲基丙烯酰胺和鏈轉移劑配制成水溶液B,將水溶液B滴加至上述溶液A中,滴加結束保溫反應,即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步驟1)中,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聚乙二醇單油酸酯加入有冷凝器和充滿氮氣的反應釜中,加入去離子水溶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995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